当前位置:儿科主治医师题库>小儿结核病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结核性脑膜炎的痊愈标准是()

A . 临床体征全部消失
B . 全程治疗结束
C .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D . 全程治疗结束,多次随访一切正常,随访观察2~3年无复发
E . 全程治疗结束,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男性,37岁。腹痛,腹胀5个月,不能进食2天入院。查体:上腹部膨隆,压痛。腹部CT检查:上腹部囊状包块。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伴假性囊肿形成。术后患者情况良好,营养支持一般开始于()。 A.术后当天。 术后第1天。 术后3天。 肛门排气以后。 肛门排便以后。 男性,53岁。多年来每天饮白酒半斤以上。近1年来自觉疲乏无力,食欲缺乏,右上腹隐痛。1天前与家人吵架后一口喝下8两白酒,突然呕血约500ml,急诊入院。查体:脾轻度肿大,少量腹水。肝脏B超显示,表面不光滑,肝实质不均匀,可见结节状改变,肝脏体积缩小。出现腹水的原因是() A.门静脉高压。 肝脏合成白蛋白功能下降。 侧支循环形成。 血中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 血管通透性增大。 胃肠淤血。 男性,37岁。腹痛,腹胀5个月,不能进食2天入院。查体:上腹部膨隆,压痛。腹部CT检查:上腹部囊状包块。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伴假性囊肿形成。手术中,于胃体打孔置硅胶管一端到空肠,另一端从皮肤引出体外,其目的是()。 A.胃肠减压。 肠外营养。 补充液体。 肠内营养。 引流消化液。 超声造影对临床在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上有什么作用()。 作为介入治疗的方法。 评价介入治疗的疗效。 不应使用,因减低介入治疗的疗效。 明显增大介入治疗的疗效。 对介入治疗无任何应用价值。 婴幼儿粟粒型结核通常伴有() 全身淋巴结明显肿大。 肝脾肿大。 严重营养不良。 全身广泛斑丘疹。 明显黄疸及出血。 结核性脑膜炎的痊愈标准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