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626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按问卷设计的形式不同,可将问卷分为( )。
A. 个别问卷和团体问卷
B. 个别间卷、团体问卷和邮寄问卷
C. 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
D. 文字式问卷和非文字式问卷
【答案】C
2. 下列各种个别差异中,不属于认知方式差异的是( )。
A 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
B. 冲动型与沉思型
C. 内控型与外控型
D. 分析型与综合型。
【考点】不同的认知方式。
【答案】C
【解析】认知方式也称认知类型或认知风格,它是指个体进行信息加工时,通过其知觉、记忆、思维等内在心理过程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出的习惯性特征。它具有持久性和一致性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出认知差异的不同类型:依据人是否受环境信息的影响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依据认知速度的差异分为冲动型和沉思型:依据学生信息加工的深度分为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 依据认知策略选择的不同分为分析型与综合型。
3. 品德中两个主要的构成成分是( )。
A. 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
B. 道德动机和道德信念
C. 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
D. 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答案】C
4. 阿特金森认为,当两个人所处的任务难度和诱因价值相同时,越有可能做出争取成功的行为的是( )。
A. 求成动机越高者
B. 能力水平高者
C. 心理素质稳定者
D 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动机者
【答案】A
5. 我们必须坚持川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所涉及的问题,这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 )所要求的。
A. 客观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教育性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答案】B
6. 奥苏伯尔系统地研究了( )对学习和迁移的影响,认为不受( )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
A. 教材的知识结构,前后两个课题在刺激和反应方面的相似程度
B. 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
C. 教材的知识结构,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
D. 学生的认知结构,前后两个课题在刺激和反应方面的相似程度
【答案】B
7.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 )。
A. 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B. 心理过程
C. 认识过程
D. 心理特征
【答案】A
8.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 )。
A. 成就水平的测验
B. 能力形成的测验
C. 结构的测验
D. 智力发展的测验
【答案】A
9. 划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主要依据是( )。
A. 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B. 学习中能否得到新的概念或结论
C 是否需要对原有知识重新组织
D. 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否以定论的形式呈现
【答案】D
10.创造性思维的显著特征是( )。
A. 严密性、流畅性、准确性
B. 敏捷性、严密性、独特性
C. 准确性、变通性、敏捷性
D. 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考点】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答案】D
【解析】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创造性认知品质的核心,是指用超常规的方法,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经验,产生新方案和新成果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是在个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认为,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特征。因此,答案选D 。
11.学生因“凹透镜”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凸透镜”知识的学习。这种迁移现象是( )。
A. 纵向迁移
B. 横向迁移
C. 一般迁移
D. 普遍迁移
【考点】学习的迁移。
【答案】B
【解析】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纵向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力一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凹透镜与凸透镜是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因此,答案选B 。对于迁移的分类一定要弄清楚,理解透彻。
12.当儿童改正了不认真做作业的行为后,家长取消了不准看动画片的禁令。这种做法属于( )。
A. 正强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