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数据库系统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网状模型的概念,举出三个网状模型的实例。

【答案】(1)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集合为网状模型。 ①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 ②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 (2)三个网状模型的实例; ①实例1:

图4

②实例2:

图5

③实例3:

图6

2. 试述数据库物理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答案】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称为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它依赖于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物理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为一个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

用要求的物理结构。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步骤通常分为两步:

(1)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在关系数据库中主要指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 (2)对物理结构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是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

3. 大数据时代传统的数据仓库系统面临哪些问题?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答案】(1)传统数据仓库所面临的问题: ①数据移动代价过高; ②不能快速适应变化。

(2)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以较低的成本高效地支持大数据分析,新型的数据仓库解决方案需具备表3所示的几个重要特性。

4. DBS 中有哪些类型的故障?哪些故障破坏了数据库?哪些故障未破坏数据库,但使其中某些数据变得不正确?

【答案】(1)数据库系统中的故障主要有:事务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

(2)破坏了数据库的故障是介质故障;未破坏数据库,但使其中某些数据变得不正确的故障是事务故障和系统故障。

5. 说明在DROPTABLE 时,RESTRICT 和CASCADE 的区别。

【答案】若选择RESTRICT ,贝J 该表的删除是有限制条件的;若选择CASCADE ,则该表的删除没有限制条件。默认情况是RESTRICT 。

6. 定义并解释以下术语:模式,外模式,内模式,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操纵语言。

【答案】(1)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2)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通常是

模式的子集。

(3)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4)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 ):用来定义数据库模式、外模式、内模式的语言。

(5)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DML ):用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的语句。

二、应用题

7. 设一个海军基地要建立一个舰队管理信息系统,它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信息:

(1)舰队方面

舰队:舰队名称、基地地点、舰艇数量。 舰艇:编号、舰艇名称、舰队名称。 (2)舰艇方面

舰艇:舰艇编号、舰艇名、武器名称。 武器:武器名称、武器生产时间、舰艇编号。 官兵:官兵证号、姓名、舰艇编号。

其中,一个舰队拥有多艘舰艇,一艘舰艇属于一个舰队;一艘舰艇安装多种武器,一种武器可安装于多艘舰 艇上;一艘舰艇有多个官兵,一个官兵只属于一艘舰艇。

请完成如下设计:

(1)分别设计舰队和舰艇两个局部(2)将上述两个局部(3)将该全局

图。

图。

图合并为一个全局

图转换为关系模式。

图如图1和图2所示。

(4)合并时是否存在命名冲突?如何处理? 【答案】(1)舰队和舰艇两个局部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