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855机械设计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是非题
1. 带的打滑和弹性滑动均是V 带传动的失效形式。( )
【答案】×
【解析】带的弹性滑动是带传动的固有特性,打滑是一种失效形式。
2. 带传动中,V 带(三角带)中的应力是对称循环变应力。
【答案】×
【解析】带在运动过程中,带上任意点的应力都发生周期性变化,但是应力比不等于-1,并非对称循环应力。
3. 直齿圆柱齿轮轴系由一对角接触球轴承7206C 支承,两轴承所受径向力大小不相等,这两个轴承所受的轴向力也将是不相等的。( ) 【答案】
【解析】若直齿圆锥齿轮到两轴承的距离相等,且没有其它外载荷,两轴承所受的径向力大小是相等的。
4. 链传动是一种摩擦传动。
【答案】×
【解析】链传动是通过链齿与链节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属于啮合传动。
5. 滚动轴承在基本额定寿命内也有可能在内外圈滚道表面和滚动体表面出现点蚀失效。 ( )
【答案】
【解析】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的可靠度为
二、选择题
6. 两根被联接轴间存在较大的径向偏移,可采用( )联轴器。
A. 齿轮
B. 凸缘
C. 套筒
【答案】A
【解析】齿轮联轴器能补偿轴不对中和偏斜;凸缘联轴器用于载荷较平稳的两轴连接;套筒联轴器用于载荷较平稳的两轴连接。
7. A 、B 两对齿轮传动,制造精度相同,已知圆周速度
【答案】C
【解析】动载荷系数
大越大。 则动载荷系数( )。
考虑齿轮的制造精度、运转速度。在制造精度相同的条件下,速度越
8. 为了减少蜗轮滚刀型号,有利于刀具标准化,规定( )为标准值。
A. 蜗轮齿数
B. 蜗轮分度圆直径
C. 蜗杆头数
D. 蜗杆分度圆直径
【答案】D
9. 带有一个张紧轮的V 带传动,V 带每转过一周,V 带应力要变化( )。
A.3次
B.4次
C.6次
D.8次
【答案】C
【解析】由带传动工作时的应力分布图可知,普通V 带传动拉应力要变化4次。当有一个张紧轮装置时,带在进入和离开张紧轮时拉应力要变化2次,所以一共变化6次。
10.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若不改变轴的结构和尺寸,仅将轴的材料由碳钢改为合金钢,其结果是( )。
A. 提高了轴的刚度
B. 提高了轴的强度
C. 只提高了轴的强度而不能提高轴的刚度
D. 轴的强度和刚度均可提高
【答案】C
11.链传动的大链轮齿数不一过多的原因是( )。
A. 为减小速度波动
B. 为避免传动比过大
C. 避免磨损导致过早掉链
【答案】C
【解析】大链轮的齿数过多,链轮上一个链节所对的圆心角就越小,铰链所在的直径的增加量越大,铰链会更接近齿顶,从而增大了脱链和跳链的机会。
12.在一般传递动力的机械中,主要采用( )传动。
A. 平带
B. 同步带
C.V 带
D. 多楔带
【答案】C
13.—
对相哺合圆柱齿轮的
A.
B.
C.
【答案】C
【解析】一对相啮合齿轮的接触应力相等。
14.为了提高轴的强度,在以下措施中,( )是不合理的。
A. 钢轴改为铸铁轴
B. 碳钢改为合金钢
C. 轴表面硬化(渗碳)
D. 加大过渡圆角半径
【答案】A
【解析】加大过渡圆角半径能够有效减小应力集中,増加轴的疲劳强度;采用渗碳热处理工艺,对轴的抗疲劳强度有显著的效果;对于弹性模量,有
可增大强度,而改为铸铁会减小强度。
15.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中的节点区域系数
A. 变位系数
B. 分度圆压力角
C. 分度圆螺旋角
D. 齿数
【答案】D
16.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 )。
A. 带的材料不符合虎克定律
其接触应力的大小是( )。 D. 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 因而将碳钢改为合金钢与( )无关。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