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二军医大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学系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
A. 消退
B. 刺激比较
C. 刺激泛化
D. 刺激分化
【答案】C
2. 在学习“直角三角形”这个概念时,教师经常变动“直角”的位置,以突出其关键特征,这属于( )。
A. 分类教学
B. 使用变式教学
C. 使用比较教学
D. 使用肯定实例和否定实例
【答案】B
3. 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
A. 教学测量
B. 教学测验
C. 教学评估
D. 教学检查
【答案】B
4. ( )明确指出,学习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
A. 奥苏伯尔
B. 阿特金森
C. 加涅
D. 马斯洛
【答案】A
5. 用以测量学绩的量表,选择能代表学绩的一些行为样本进行考核并做出数量分析的定量考核的一种方法叫( )。
A. 教学评价
B. 教学测验
C. 教学测量
D. 教学评估
【答案】B
【解析】教学测验又称学绩测验,指用以测量学绩的量表,选择能代表学绩的一些行为样本进行考核并做出数量分析。教学测验所包含的只是测量目标的一个样组而不是全部。因此,答案为B 。
6. 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
A. 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 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C. 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 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答案】D
7. 根据测验目的的不同,可将测验法分为( )。
A. 成就测验、性向测验、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
B. 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C. 是非测验和操作测验
D. 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答案】A
8. 下列关于学习动机的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近景动机比较具体,其效果也显而易见,但其作用小大稳定,容易变化
B. 远景动机同学习的社会意义与个人意义相联系,比近景动机稳定而持久
C. 在同一时间,主导性学习动机不只一个
D. 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的地位与作用不是一成不变的
【答案】C
9. 在概念学习中,引发认知冲突及其解决的过程实质是为了实现( )。
A. 概念转变
B. 概念形成
C. 概念同化
D. 概念整合。
【考点】为概念转变而教的策略。
【答案】A
【解析】概念转变是指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概念同化就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给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为概念转变而教的策略包括,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相关学科的原有知识经验背景,了解学生有哪些错误概念。第二,充分运用学生的原有概念,创设教学中的认知冲突,以此作为引发学生进行概念转变学习的契机。第三,在开放性的课堂气氛中,通过讨论分析,是学生调整原来的看法,形成新的观念。因此,答案选A 。
10.下列不属于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 学习材料必须是无意义材料
B. 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C. 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学习的心向
D.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
【答案】A
二、辨析题
11.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无根本差异
【答案】错误。
尽管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都属于行为主义者解释学习发生的基本现象,但两者的建立过程则完全相对。在建立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的过程中,无条件刺激(如食物)有时又称为强化刺激,往往需伴随着条件刺激(如铃声)而出现,或与其同时出现; 在建立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如食物)则需伴随着反应出现。
12.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
【答案】此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1)教学模式是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且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是对各种教学法及其理论依据和结构所作的纲要式的描述。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五个因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教学模式是一种结构框架,它从宏观上把握了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 它也是一种活动程序,具有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2)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所采用的方式,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教学方法一般都是按照教学活动的外部形态区分来命名的,如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