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8岁。于8月19日开始发热,头痛,当时测体温38℃,在外院诊断为上感,给予布洛芬退热,头孢菌素静滴无效,8月22日出现嗜睡,体温高达40℃,8月23日因昏迷伴抽搐入院。查体:神志不清,压眶有反应,体温40.5℃,血压、呼吸正常,双瞳孔等大,皮肤黏膜无出血点,颈强阳性,克氏征及布氏征阴性。近期有结核患者接触史。该患者入院后急查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WBC14.5×109/L,N87%。CSF:细胞数286×106/L,蛋白0.54g/L,糖3.5mmol/L,氯化物129mmol/L。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A.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肛温控制在38℃为宜。 抗结核治疗。 氨苄西林静脉点滴。 室温宜维持在30℃以上。 应用红霉素静滴。
一般认为,生产型公司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正常的速动比率是1。()
多发性硬化症的康复治疗,不正确的是() 遵循早期开始、循序渐进、因人而异、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原则。 由于患者易疲劳和不耐热,肌力训练尽量安排在很少使体温升高的冷环境中进行。 开始训练时强度宜小,逐步加大运动量,防止患者疲劳。 感觉障碍多无需特殊处理,随临床病情的好转,患者感觉功能逐渐改善恢复。 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波动,预防和治疗抑郁症。
变现能力是公司产生现金的能力,是考察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关键。()
脊髓损伤急性期康复治疗目的,正确的是() 防止卧床并发症,对残存肌力或受损平面以上的肢体进行肌力和耐力训练。 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患者残存功能,训练各种转移能力、姿势控制及平衡能力。 尽可能使患者获得独立生活活动能力。 应尽早开始站立和步行训练。 及时配戴适当的下肢矫形器使截瘫患者重获站立及行走功能。
用重氮法测定直接胆红素,其试剂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