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非接触式的驾驶员状态监测预警技术是交通安全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属于车辆主动安全技术范畴,可实现对驾驶员危险驾驶的检测、告警,具有非接触式、侵扰性小、准确率高等优点,因而逐步成为车辆主动安全领域研究热点。
本文主要研究驾驶员非正常状态监测预警系统,基于眼部信息与非正常状态的关系,建立状态判断的数学模型,完成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构建原理实验平台,基于人眼特征进行算法设计,实现危险驾驶的有效识别与及时告警,开展系统鲁棒性、实时性等实验。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首先是驾驶员非正常状态判断模型原理研究。对驾驶员非正常状态进行了定义,基于瞳孔中心点的几何位置关系,得出判断视线方向的方法。通过信息融合,可实现睁闭眼状态与视线不集中状态的全方位检测,建立了PERCLOS和视线方向的状态判断模型,为驾驶员非正常状态监测预警系统的总体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是系统总体的设计与核心算法实现。基于非接触式的近红外图像处理,进行系统方案的总体设计,基于LabVIEW搭建了系统原理演示平台,并提出各模块基本的设计需求及参数指标,深入研究各组成模块的结构及实现方式。核心算法主要包括人眼检测与定位,人眼状态判断,统计判断与预警等内容。基于AdaBoost算法实现人眼进行检测定位,对检测过程的算法进行优化。提出Harris强角点检测人眼瞳孔反射点方法,可快速准确的对人眼睁闭状态进行判别,利用基于霍夫变换的瞳孔检测作为睁闭状态的辅助判断。依据PERCLOS和视线方向模型,对驾驶员非正常状态进行监控告警。该原理系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有利于开展各项性能检测等实验的研究。
最后基于构建的仿真实验平台,开展了系统性能检测相关的研究实验,并将传统方法与本文方法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采用30万像素摄像头的条件下,人眼状态检测的误检率小于5%,系统报警响应时间可调,当判断单元N小于40帧时,报警响应时间小于2.0s,这在驾驶安全警戒时间范围内。
该系统基于眼部信息特征提取的图像处理技术,可对驾驶员的非正常状态进行预警提醒,且抗干扰性较强,准确率较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