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内蒙古大学827新闻传播实务与汉语言文学综合知识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3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评论的时效性

【答案】评论的时效性是指新闻评论“评得恰是时机”,“评得对社会很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是“时间+效益”的一个综合衡量指标。即新闻评论不仅要注意外化的时间标志,还需要讲究时宜性,即把握新闻评论发表时间上的度,一篇评论放在某个时间段发是否是最符合时宜的,这是一个“该不该发,该何时发”的问题,写作者和组织者都要因时因地因问题而宜。

2. 专栏评论

【答案】专栏评论是指在报纸相对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日中发表的评论。这一评论体裁在现代报刊评论史上早已有之。不过,就新中国成立后的报刊实践而言,逐渐重视这一体裁实则始于“文革”之后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并随着新闻改革的客观形势的发展和需要而日趋繁荣。

3. 栏日宗旨定位

【答案】栏目宗旨定位即栏目方针定位,是指广播电台在总的编辑方针的指导下为具体的栏目制定的编辑方针。一个栏目的宗旨决定了其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所以,栏目宗旨定位是广播评论栏目策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4. 政论性按语

【答案】政论性按语是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简短的评介或议论性文字,可以提纲掣领地点明报道的中心思想,可以依附于报道传达有关精神、划清是非界限和政策界限,也可以运用褒贬提示、引申生发等方式通过个别启示一般。

二、简答题

5. 简述新闻评论中论据的来源。

【答案】新闻评论中论据的来源包括:

(1)直接来源

①由于信息渠道和专业经验的限制,一般社会作者在评论中使用的直接来源的事实材料,其准确性、真实性和公信力,往往不如媒体的报道。

②在评论中制度化地使用直接的事实材料的做法,更多地体现在媒体的述评和社论。

③直接来源的事实论据,尤其是个体经验的事实,虽然可能具有真实性,但在用来支持普遍性的判断时,其有效性可能存在问题,尤其是对于个体的、非职业的评论作者而言。

④个人经历进入新闻评论,会使新闻评论文本更为生动,更加情感化。但个人经历作为一种论据材料,它能够论证什么,不能论证什么,要看清楚。

(2)间接来源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