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郑州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社会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6年郑州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社会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一) . .... 2
2016年郑州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社会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二) . .. 13
2016年郑州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社会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三) . .. 23
2016年郑州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社会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四) . .. 34
2016年郑州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社会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五) . .. 44
一、名词解释
1. 表现性角色
【答案】表现性角色是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在一个社会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表现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角色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道德,实现着社会的稳定。表现性角色的承担者往往对自己的事业抱有理想,怀有浓厚的兴趣、爱好,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他们之所以履行角色的要求,主要是出于一种责任感、义务感,而主要不是着眼于报酬。
2. 次级群体
【答案】次级群体,又称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是指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在这类群体中,成员间的感情联系很少,面对面的接触很有限,主要是依据既定的角色联系在一起。其典型是各类社会组织,如军营、学校、大工厂和政府部门等。
3. 失范(anomie )
【答案】默顿认为,失范是在人们用社会认为合法的手段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日标时发生的,
,即用不符合社而对于这种情形的一个共同的反应,就是越轨行为(当触犯刑律时即为犯罪行为)
会规范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文化日标。迪尔凯姆认为凡是存在着不明确的、彼此冲突和分散的规范的地方,个人与他人就不存在有道德意义的关系,或者没有规定获得快乐的界限,这就是社会失范。
4. 社会互动
【答案】社会互动又称社会交往活动或社会交互作用,是指社会主体之间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发生的、以信息传播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心理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社会行动过程。
5. 社会控制的度
【答案】社会控制的度,是指社会规范对社会行为限制的程度。
①社会控制度的只个维度:控制力度、控制刚度、控制网络致密度
②三者关系:力度、刚度、致密度既是社会控制度的三个维度,同时三者之间也应该有一个协
调、祸合的关系。其中,力度和致密度是山社会预先规定的,刚度则是山社会控制实施过程的状况决定的。
③考察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三个角度:历史的角度、社会稳定的角度、社会成员自由程度的角度
④适度社会控制的意义
,其中第一个标准是定性标准,后两个标考察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三个标准(或称三个角度)
准是定量标准,可以建立一组社会指标体系,定量衡量社会稳定性和社会成员的自由程度,以判断社会控制是否适度。只有当社会控制的力度、刚度和控制网络的致密度都符合这三个标准时,整个控制体系才是适度的社会控制。
6. 社会群体
【答案】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7. 非正式群体
【答案】非正式群体是指正规化程度低,群体成员间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成文的规定)的群体。在非正式群体中,
成员间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规范和角色期望,大家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8. 社会分化
【答案】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社会分化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社会学正是从社会分化的兔度考察社会结构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
9. 理性命题(霍曼斯)
【答案】理性命题是霍曼斯在其行为主义交换理论中提出的一项命题,是指人们在对两种行动进行取舍时,会根据他当时的认识,选择那种随着获利可能性增大,结果总价值一也增大的行为。理性命题既是对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的概括,又是对它们的限定。它力图指出:人是一个会合理盘算的功利主义者。在行动前除了要考虑行动结果的价值,还要考虑有没有可能得到。如果报酬的价值很高,但可能性很小,那么行动者采取这一行动的可能性不会大。过一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明:行动一价值(可能性)。
10.印象管理理论(戈夫曼)
【答案】印象管理是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在头脑中所具有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也不管他达到这个目标的动机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这种控制将主要通过影响他人而逐渐形成的限定而实现的,而且他能通过给他人某种印象的方式借
以表现自己达到影响这种限定的目的,他给人的这种印象将引导他人自愿地根据他的意图而行动。”
二、简答题
11.简述弹性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
【答案】弹性结构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空间的分布状态中各地位之间的相关性很弱,形象地说,社会成员在多元分层空间的分布呈现弥漫状态。一个弹性结构社会,其社会不平等被称为扩散性不平等。
弹性社会分层结构具有不同于刚性结构的特点,主要包括:
(1)各个分层地位之间的低度相关,意味着它们是各自独立的,即它们之间不存在因果决定关系。因此弹性结构的社会通常不存在明显的分层中轴。
(2)在弹性结构中,由于各分层属性处于不相关状态,因此用不同标准对社会成员进行分层,所得到的结果是各不相同的。
(3)在弹性结构中,缺少某种社会资源的人可以通过获取其他资源而得到补偿,即社会成员在某种地位层面上所处的劣势可以由其他层面的优势加以弥补,因而只能算做相对劣势。
(4)弹性结构对社会成员的层间交往起着促进作用。在弹性结构中,尽管人们倾向于同那些地位相同的人打交道,但是在某一社会地位上相同的交往群体,很可能在其他社会地位上分属不同层次,因此在一个分层层面上的层次内部交往,在其他分层层面看又是‘种层间交往,即弹性结构赋予各种社会交往以广泛的层间交往性质。
(5)弹性结构社会具有高于刚性结构社会的整合度。
12.简述第三部门对现代社会的贡献。
【答案】第三部门对现代社会的贡献主要包括:
(1)第三部门可以提供公共部门尚未提供的公共物品。由于意识形态导向和管理成本的存在,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上总是有所选择的,而不是所有的都提供。
(2)第三部门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由于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并非完全一致,所以已有的公共物品总会使一部分感到不够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人们可以选择在市场上寻求替代产品。但如果这种消费成本太高,大多数人不能够承担,可以通过第三部门的机制来解决问题。
(3)第三部门组织可以向弱势群体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物品。弱势群体常常无力按市场价格获得所需要的物品,而公共部门提供的物品又往往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种情况下,第三部门的慈善组织、社区组织和社会服务组织等所提供的无偿的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服务就会有助于弱势群体提高生活质量。
(4)第二部门组织常常是更可靠的物品和服务提供渠道。因为第二部门组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因此一般小会故意从消费者信息不足的缺陷中获取利益一一而私人部门常常会有这种倾向。因此第三部门组织和消费者之间更容易建立起信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