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华大学外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之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对偶

【答案】对偶是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起来进行修辞的一种方法。对偶的基本种类有正对、反对、串对。从形式上看,其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 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对偶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因而在抒情、叙事、议论等文章中广泛使用。

2. 押韵

【答案】押韵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又称“压韵”。汉字每字一音,一般皆有声母和韵母两个部分,押韵就是把韵母相同的字用在诗歌的某行句尾,以增强音乐性,使其有回旋迭荡之美,并易读易记,悦耳动听。因押韵的位置通常在句尾,又称“韵脚”。诗经中的押韵格式流传至今最为普遍的有三种韵例:

①从句中位置来看,句尾押韵是最普遍的押韵方式;

②从一章中所用的韵数来看,一韵到底和换韵;

③从韵脚之间的距离来看,情况比较复杂,又可以分为句句押韵、隔句押韵和交韵三种。

3. 通感

【答案】通感是汉语修辞格的一种。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互相补充、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也就是说,通感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也会出现相互沟通与补充交错,以此来更好的欣赏文学艺术作品。

4. 互补

【答案】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如果两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互相补充,这称作“互补关系”。音素在一个语言中的互补关系主要体现为组合条件的不同,特别是音节中的语音组合条件。互补的音素,如汉语的[a]

第 2 页,共 39 页 ,英

语的[P],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如果彼此语音相似,它们就会被语言社会当做同一个语音单位来使用,语音的互补关系是具体语言中归纳音位的重要原则之一。

5. 惯用语

【答案】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的短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含义简明生动形象,通俗有趣,是惯用语的主要特征。比如“走过场”“敲边鼓”“放空炮”等。

6. 语法性质

【答案】语法性质是指与语音、词汇相比所具有的特征,相当于“语法功能”。语法具有更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抽象性是指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稳固性是指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要缓慢得多。民族性是指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7. 区别词

【答案】区别词是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只能修饰名词作定语、不能作谓语的词,又称为非谓形容词。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例如“慢性、急性、欧式、初级”等。

8. 儿化韵

【答案】儿化韵是指汉语中儿化了的韵母。普通话的儿化韵不是主元音后加上一个[r],而整个韵母贯穿着卷舌色彩。即“儿化”是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得韵母就是“儿化韵”。例如普通话念“花儿”的时候,这个“儿”字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也不是音素,而只是一个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只表不在念到“花”这个字音末尾的元音时,随即同时加上一个卷舌动作,使韵母带上卷舌音“儿”的音色。

9. 音位的自由变体

【答案】音位的自由变体是音位变体的一种。它是指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例如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n]和[1],东北有些地方的和

10.次方言

【答案】次方言是方言的一个分支。汉语主要有一七种方言,分别是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闽方言、赣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在七大方言内部又有不同的分支,这些分支即为次方言。例如官话方言下属的次方言有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它们都具有官话方言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如西南官话的古入声字归阳平,华北官话以北京话为

第 3 页,共 39 页 和,在相同的环境中随便念哪一个都可以,那么[n]和[[1]

以及是相对应的自由变体。

代表而言,古入声字归入四声。

二、简答题

11.举例说明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联系。

【答案】多义词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的词。它的大量存在是词汇丰富的一种表现。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

(1)连锁式引申

指词的意义变化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从第一个义项衍生出第二个义项,又从第二个义项衍生出第三个。以此类推,本义与间接引申义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但每一个意义都与它前后相邻的意义是直接引申关系。例如:

①用绳线等结成的有孔眼的捕鱼或捉鸟兽的工具:网鱼。

②形状像网的东西:蜘蛛网。

③像网一样纵横交错的组织或系统:交通网。

④像网似的笼罩着:眼里网着红丝。

⑤用网捕捉:下河网了三条鱼。

(2)辐射式引申

指以词的本义为基础来引申其他的词义。词的本义是中心,派生义项以此为基准向四周扩展。例如:

①人和脊椎动物体内起支撑身体保护内脏作用的坚硬组织:骨头。

②比喻人的精神品格气概等:骨气。

③比喻诗文雄浑有力的艺术特色:风骨。

④物体内部起支撑作用的架子:伞骨。

12.复辅音不同于复元音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同复元音一样,复辅音也是一个音节内部的音位组合,但复辅音也有不同于复元音的特点,复元音里的几个元音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统一的发音过程。复元音的音质变化是逐渐过渡的,几个元音由一连串的过渡音串联结在一起,中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复辅音则不同,复辅音里的几个辅音并没有像复元音那样一体化,它们各有自己的发音过程。复辅音的音质变化是突变式的,彼此之间没有过渡音来联结,中间有明确的界限,正是因为复辅音与复元音在性质上有所不同,有人主张不用“复辅音”这个名称,而改称为“辅音丛”或“辅音群”。

13.将下列单元音的发音条件写出来:

(1) (2) (3) (4) (5) (6)

【答案】(1)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第 4 页,共 3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