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811文艺理论之现代汉语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借代

【答案】借代是一种曲婉表达意思的修辞方法,又称代称、代用。它是指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有关系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取代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五类:①特征、标志代本体,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②专名代泛称,如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 ③具体代抽象,即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括的事物,如“你该记得从前那些烂袄袄、皮裤裤的年月吧”; ④部分代整体,如“二孔明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

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⑤材料、工具代本体,如“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去商量”。

2. 半自由语素

【答案】半自由语素是不能独立成词、只能跟其它语素组合成词、在组合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这种语素意义实在,但不能够独立运用,要跟其他语素组合才能构词。比如“民”有实在的语素意义,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单说,只能用在其他语素前面或后面,变成“民主”、“人民”。

3. 修辞

【答案】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一是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 二是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 三是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通常情况下,总是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在内容和语境确定的情况下,修辞着力探讨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采取什么样的修辞方式,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4. 句型

【答案】句型就是句子的结构类型。根据句子的语词的不同类别、序列、搭配方式等等,汉语的句子类型可以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被动句、倒装句、兼语句、连动句等。句型研究是句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5. 谓词性词组

【答案】谓词性词组是指语法功能和谓词相同的词组。词组的功能是由它相当于哪类词的功能决定的,功能相当于谓词的称为谓词性词组,通常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谓词性词组可以细

,偏正词组“不来”,连谓词组“来帮助分为动词性词组和形容词性词组。比如动宾词组“请他”

他”。

6. 音素

【答案】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节由音素构成,如“刊(kan )”它可以划分出“k , a , n ”三个音素。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音素是具体存在的物理现象。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具有一一对应。

7. 隶变

【答案】隶变是指由小篆经过一系列形体的改变从而成为隶书的过程。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古汉字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起点。有隶变,才有今天的汉字。在隶变中,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隶变之后的文字,接近现在所使用的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识了。

8. 语体

【答案】语体是指由于使用语言的社会场合或交际内容的不同,在同一语言或方言中产生的语言变体。语体可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两类。口语语体又可分为:家常语体,即在家庭内部或熟人之间使用的语体; 正式语体,即在正式社交场合使用的语体; 典雅语体,即在隆重的公开集会和举行仪式时使用的语体等。书面语语体也可分为文学语体、科技语体、新闻报道语体等若干类。

9. 四呼

【答案】四呼是指以唇形为标准区分韵母的四个类型。包括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

,完备十清人潘未《类音》,一直乎,合称四呼。“四呼”这一名称首见十明末无名氏《韵法直图》

沿用至今。四呼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韵母不是i 、u 、ü。和不以i 、u 、ü起头的韵母属于开口呼; 韵母是i 或以i 起头的韵母属于齐齿呼; 韵母是u 或以u 起头的韵母属于合口呼; 韵母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属于撮口呼。

10.存现句

【答案】存现句是指表示事物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句子,又称存现宾语句。存现句可以细分为存在句、出现句和消失句三种。它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是用来描写环境或景物的一种特定句式,其句首不能出现施事或受事名词,而时地名词有时可以隐去。存现句的宾语中心是施事,宾语中心前常有数量词组作定语。句首若有处所词语,处所词语即为句子的主语,构成主谓句,如:“台上坐着主席团。”若有时间词语,时间词语则为句子的状语,构成非主谓句,如:“今天要走十个人。”

二、简答题

11.主语相对于谓语动词有哪些语义关系类型? 请举例说明。

【答案】主语和谓语的语义关系十分复杂,当谓语表示动作时,主语可以是动作的发出者、主动者,也可以是动作的涉及者、被动者; 当谓语不表示动作时,主语既非施事,也不是受事,可以说是中性的。概括起来,主语相对于谓语动词的语义类型主要有:

(1)施事主语

主语表示发出动作、行为的主体,即施事,主谓的语义结构是“施事于动作”。例如:狼把小羊咬死了。从语法关系上看,这里所说的施事,是广义的施事,既包括动作的发出者,也包括不能发出动作的事物。

(2)受事主语

主语表不承受动作、行为的客体,也就是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即受事。主谓的语义结构是“受事+动作”。例如:羊被狼咬死了。这里的受事是广义的,涵义比一般也要宽泛一些,只要从意义上看可以认为是动作、行为所针对的对象,包括动作的承受者和对象,都是受事。

(3)中性主语

表示非施事、非受事的人或事物,又称为非施受主语。例如:小妹只掉了几滴眼泪。其中的谓语或谓语中心有时用及物动词,有时用不及物动词,后面一定有宾语,主宾之间语义上有领属关系。

(4)其他的语义内容

主语除了上述语义类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形式。例如,可以表示动作结果,如“大楼盖好了”; 表示工具,如“钝刀割肉”; 表示原因,如“外伤容易感染”; 表示处所,如“汤里搁上点肉

,等等。这些小类也可以归入中性主语的大类里。 松”

12.试给下面的①②③出句(上联)按正对、反对、串对分别填出相应的对句(下联)。

①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②乐观者从灾难中看到希望

③江山添秀色

【答案】①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正对)

无粮要粮无钱要钱(反对)

捕鸟得鸟捕鱼得鱼(串对)

②乐观者从灾难中看到希望

开拓者从挫折中看到光明(正对)

悲观者从幸运中看到失望(反对)

革命者从失败中看到成功(串对)

③江山添秀色天地沐春晖(正对)

风雨送阳春(反对)

人民庆长春(串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