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在教育研究报告中,研究中使用的调查问卷一般放在( )
A. 前言部分
B. 正文部分
C. 结论和建议部分
D. 附录部分
【答案】D
【解析】一般而言,教育调查报告撰写的基本结构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大体上由标题、前言、正文、结论及附录五部分组成。其中,附录的内容包括用于收集和分析资料的
,部分原始资料、少数典型个案资料、研究记录等。 调查表(或问卷)
2. “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 ( )
A. 荀子
B. 孔子
C. 孟子
D. 庄子
【答案】C
3. 学科课程分科过细,偏重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距离较远,不能照顾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立足十克服这些缺陷的课程是( )。
A. 综合课程
B. 核心课程
C. 选修课程
D. 活动课程
【答案】D
【解析】学科课程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内容、组成学科,以学科的逻辑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分科进行教学的课程。其优点是比较强调每一学科的逻辑组织,缺点在于较少考虑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能照顾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课程。活动课程有时也叫“经验课程”
,在于手脑并用,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强调学这种课程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动手“做”
生的主动探索,让学生脱离开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
4. 明末清初实学思潮代表人物是( )
A. 王夫之、颜元
B. 张居正、张伯行
C. 朱熹
D. 周敦颐、张载
【答案】D
5. 在古希腊教育史上,首次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门课程(即“四艺”)列入教学科目的教育家是( )。
A. 毕达格拉斯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答案】C
【解析】苏格拉底将“算术、几何、天文”三门课程列为了必须学习的科目。而柏氏吸收和发展了智者的“三艺”及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课程,也总结了雅典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育史上第
,其后便成了古希腊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导源,支一次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配了欧洲的中等与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
6. 在学习“gas-煤气”这一单词时,学生加入了中介词,成了“gas-该死-煤气”。该学生使用的策略是( )。
A. 精细加工策略
B. 组织策略
C. 复述策略
D. 计划监控策略
【答案】A
【解析】所谓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以便提供有利于回忆和理解的更多线索的各种方法,也就是说人们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己有的知识使信息合理化。具体的精细加工策略包括:缩写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限定词法、关键词法、视觉想像、寻找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联系实际生活、充分利用背景知识等。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主要有画线、复习策略等; 编码与组织策略是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他关系,使之形成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之目的的一种学习策略,主要有列提纲、系统结构图、网络关系图和列表格等。计划监控策略属于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
7. 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清代官学所独有的是( )。
A. 国子学
B. 觉罗学
C. 八旗官学
D. 俄罗斯馆
【答案】D
8. 太学始建于何时? ( )
A. 西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
B. 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
C. 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
D. 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
【答案】A
9. 在中世纪,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教育并使之得以保存和传播的是( )
A. 拜占廷教育
B. 阿拉伯教育
C. 基督教教育
D. 世俗封建主教育
【答案】A
【解析】中世纪,在拜占廷的封建化过程中始终存在比较强大而统一的中央世俗政权,还有从古代承继下来的比较繁荣的城市和发达的工商业。因此,拜占廷的世俗教育比较发达,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盛行私人讲学; 中等学校学习的基本内容是文法和古典作品; 高等学校以“七艺“为基础课程,重视法学教育,医学教育也比较发达等,而且根据拜占廷的政治、经济特点,特别是它的教会与世俗政权之间的关系对它的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使它具有以下的特点:其一,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教育遗产; 其二,存在着因世俗生活需要而得到发展的世俗教育体系; 其三,教会的文化教育体系与世俗的文化教育体系长期并存。此外,在拜占廷教会,除主教外,所有教士均可以结婚,这一点对教会教育的内容和方一式也有影响。可见,拜占廷教育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教育并使之保存和传播。
10.洋务留学教育中共派遣留欧学生6批计约130名,其中绝大多数来自( )
A. 京师同文馆
B. 北洋水师学堂
C. 江南水师学堂
D. 福建船政学堂
【答案】D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