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贵州住院医师神经内科题库>心血管内科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30岁,突然发作心悸2小时来诊,查体:BP120/90mmHg,心率180次/分,律齐,肺部无异常,心电图P波看不到,基线平坦,QRS窄波形,节律整齐。患者既往曾有类似发作,无心脏病史。用药前可试行简单的物理疗法是()

A . A.捶击胸前区数次
B . 做Valsalva动作
C . 卧位突然抬高下肢
D . 坐位轮流结扎下肢
E . 按压颈动脉窦或眼球

36岁初产妇,胎膜已破24小时,临产8小时,胎动明显减少1日。住院后查体:体温39℃,脉搏120次/分,血压90/60mmHg,枕右前位,先露+2,胎心100次/分。胎心监测出现多个晚期减速。宫体压痛,宫口开大3c。血象:白细胞计数18×109/L,中性粒细胞0.95,淋巴细胞0.05。此时恰当处理应是() A.静滴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抗感染。 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休克。 纠正酸中毒和抗感染。 抗休克抗感染同时输注白蛋白。 抗休克抗感染同时行剖宫产术。 肝素钠抗凝治疗。 关于体位改变试验的临床意义,下列哪项不正确() 体位倾斜试验可粗略了解当时缺血量。 控制性降压时,配合体位调节可很好地达到减少手术野出血的目的。 合理摆放手术体位,可减少手术麻醉中呼吸循环功能变化。 摆放手术体位必须首先考虑满足手术要求。 平卧位改为直立位时,可导致外周血管收缩,心率增快。 紫外线又称为() 电离射线。 热射线。 X射线。 化学射线。 非电离射线。 36岁初产妇,胎膜已破24小时,临产8小时,胎动明显减少1日。住院后查体:体温39℃,脉搏120次/分,血压90/60mmHg,枕右前位,先露+2,胎心100次/分。胎心监测出现多个晚期减速。宫体压痛,宫口开大3c。血象:白细胞计数18×109/L,中性粒细胞0.95,淋巴细胞0.05。本例处理不恰当的项目是() A.吸氧。 静脉滴注广谱抗生素。 静注缩宫素促进产程进展。 10%葡萄糖液内加维生素C静滴。 行剖宫产术。 以上均正确。 下列关于局麻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局麻药的效能与其脂溶性有关。 局麻药的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与其作用时间有关。 酯类局麻药主要被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水解。 逾量布比卡因入血可致严重心肌毒性。 布比卡因易透过胎盘分布至胎儿。 患者男,30岁,突然发作心悸2小时来诊,查体:BP120/90mmHg,心率180次/分,律齐,肺部无异常,心电图P波看不到,基线平坦,QRS窄波形,节律整齐。患者既往曾有类似发作,无心脏病史。用药前可试行简单的物理疗法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