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骨外科学相关专业知识题库>普通外科学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女性,20岁,心悸、多汗,易激动伴失眠,甲状腺弥漫性肿大Ⅱ度,BMR+20%~30%,T3、T4均增高,白血细胞数6×109/L。采用哪一种治疗较为合适()。

A . 手术
B . 碘剂
C . 放射性131I
D . 抗甲状腺药(硫脲嘧啶类药)
E . 盐酸普萘洛尔(心得安)

下列哪项不是白色海绵状斑痣的特点() A.家族性遗传疾病。 B.常伴有口干。 C.损害皱襞状、海绵状。 D.口腔、眼结膜、外阴都可发生。 E.无痛。 细胞坏死过程中,核变小、染色质浓聚,被称之为() 核溶解。 核分裂。 核固缩。 核碎裂。 区别过碘酸-雪夫反应阳性结果+和++的红色颗粒数量是() 3个。 5个。 7个。 9个。 10个。 安全有效属于() 药物治疗中的道德要求。 手术治疗中的道德要求。 手术后的道德要求。 心理治疗的道德要求。 辅助治疗的道德要求。 碘化物治疗甲状腺危象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使有机碘形成减少。 使增生的甲状腺缩小。 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反馈性抑制垂体释放促甲状腺素。 女性,20岁,心悸、多汗,易激动伴失眠,甲状腺弥漫性肿大Ⅱ度,BMR+20%~30%,T3、T4均增高,白血细胞数6×109/L。采用哪一种治疗较为合适()。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