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334新闻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2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热点问题

【答案】热点问题一般是指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又为广大群众关注、并议论纷纷的问题。抓热点,首先有一个敢不敢抓的问题。有些报纸开辟了《热点采访》、《热点透析》、《热点追踪》等专版专栏,表明了这些报纸和它们的记者对热点问题的关注。

善于引导,是抓热点问题的一条重要经验。要做到善于引导,记者的头脑要冷静,要热中有冷,对热点做冷静分析。用什么去引导,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去引导。而这种引导又不是板起面孔说教,是把道理寓于对事实的恰当分析中。

2. 突发性事件

【答案】事件可分为突发性事件和非突发性事件。非突发性事件,是指那些人们预知的,安排好的,在正常情况下发生的事件。突发性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各的事件。根据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3. 隐匿性观察

【答案】隐匿性观察,又称参加性匿名观察,是指记者不公开自己的身份,像微服私访那样去观察。在这种观察中,记者要变成被观察的某个现场或群体中的普通一员,直接参与其中的活动,以便在观察到一些真实情况后,再作决定。在这种观察中,被观察对象往往会不做任何掩饰,把一切问题暴露在记者面前。采取这种观察方式所获得的材料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4. 隐私权

【答案】隐私权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性采访,尤其是电视隐性采访,往往采取“偷拍”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5. 带主观框框调查

【答案】带主观框框调查,是指“背鞋找脚”、“按图索骥”式的调查。这种调查,用事前想好的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