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通大学护理学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维生素缺乏症

【答案】维生素缺乏症是指因缺乏某种维生素而引起机体不能正常生长,甚至引起的疾病。维生素缺乏常见的原因是摄入量不足或缺乏、吸收障碍、需要量増加等。

2. 脂肪动员(fatty mobilization)

【答案】脂肪动员是指脂库中的储存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逐步水解为脂酸和甘油,以供其他组织利用的过程。

3. 可逆沉淀反应。

【答案】可逆沉淀反应,又称不变性沉淀,是指在发生沉淀反应时,蛋白质虽已析出,但是其分子内部结构未发生显著变化,沉淀因素去除后,能再溶于原来的溶剂中的沉淀反应,如盐析作用。

4. oligomeric enzyme。

【答案】oligomeric enzyme (寡聚酶)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基组成的酶,这些亚基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绝大多数都含有偶数亚基,亚基之间靠次级键结合,彼此容易分开,其相对分子质量一般都大于35000。

5. 氨基酸的活化。

【答案】在参与下由氨酰合成酶催化氨基酸与相应tRNA 形成氨酰的过程,是氨基酸的活化形式。

6. 稀有械基。

【答案】稀有碱基,又称修饰碱基,这些碱基在核酸分子中含量比较少,但它们是天然存在不是人工合成的,是核酸合成后,进一步加工而成。修饰碱基一般是在原有碱基的基础上,经甲基化、乙酰化、氢化、氟化以及硫化而成。如

甲基胞苷

化尿苷等。另外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核苷:假尿嘧啶核苷

众不同,即尿嘧啶5位碳与核苷形成的

7. 抗原、抗体。 双氢脲苷(D ),硫是由于碱基与核糖连接的方式与糖苷键。tRNA 中含修饰碱基比较多。

【答案】抗原是指凡能刺激动物机体产生抗体并能特异地与这种抗体结合的物质。

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也是机体内最复杂的分子,它以巨大的多样性识别着外部世界纷繁的抗原结构。

8. 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

【答案】增色效应是指将DNA 的稀盐溶液加热时,双螺旋结构解体,两条链分开,形成无规则线团,260nm 紫外吸收值升高。减色效应是指变性的DNA 在适当条件下,可使两条彼此分开的链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260nm 紫外吸收值降低。

二、问答题

9. 甲硫氨酸的密码子AUG 既是起始密码子,又是肽链内部甲硫氨酸残基的密码子。什么样的因素能保证在翻译过程中不出现差错?

【答案】硫氨酸的单一的密码子有两种tRNA 去识别,即密码子

甲酰化生成甲酰

但有不同的专一性,当甲硫氨酸与即

和它们有相同的反

后,可进一步

上发

序列(简称SD 反应生成这种甲酰化反应不会在甲硫氨酸或有一段富含嘌呤的

的生。因为在mRNA

起始密码子的上游区序列),它能与核糖体30S 小亚基正确定位在mRNA 的SD 序列允许

上。此外,无论是甲酰化或非甲酰化的端一段富含嘧啶的序列互补结合,使30S 小亚基正确结合在30S 小亚基P 位的起始密码子都不能与和GTP 形成复合物,也保证了只有能够进入核糖体的A 位,使甲硫氨酸能掺入肽链的内部。

10.尿素循环涉及五个关键酶的参与,任何一种酶的缺失或缺陷均将导致人类的一系列疾病。试分析当精氨基琥珀酸合成酶缺陷时人类的可能病理反应,该如何建议这样的患者改变其饮食结构?

【答案】当精氨基琥珀酸合成酶缺陷时,会造成瓜氨酸累积,造成血液、尿液及脑脊液中瓜氨酸含量升高,同时尿素循环受阻导致高血氨症。在一些诱因的作用下,如高蛋白饮食,情绪焦虑,肝功能异常或者药物的作用下,血氨进一步升高,可能出现头痛、呕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严重时导致死亡。这种患者需要控制低蛋白饮食,以达到降低血氨水平的目的。血氨浓度过高时,可以辅助血液或腹腔透析,以控制血氨浓度。

11.为什么乙酰CoA 特别适合于用作丙酮酸羧化酶的激活剂?

【答案】丙酮酸羧化酶只有在乙酰CoA 浓度升高时才能被激活。一方面,当细胞的能量需求因缺乏草酰乙酸而不能被满足时,乙酰CoA 的富集即可激活丙酮酸羧化酶以催化回补反应生成草酰乙酸;另一方面,当乙酰CoA 浓度因细胞的能量需求已被满足而升高时,丙酮酸将经由糖异生途径生成葡萄糖,而该转化的第一步反应正是丙酮酸羧化成草酰乙酸。

12.为什么在聚合酶链反应中控温非常重要?

【答案】聚合酶链反应依靠DNA 链的反复循环分离再与引物结合。第一步需要的温度比第二步高,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温度。

三、综合论述题

13.蛋白质是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它在生物体的功能可分为几大类?

【答案】蛋白质是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它在生物体的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种。

(1)催化作用蛋白:酶是蛋白质,具有催化能力,新陈代谢的所有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2)结构蛋白:有些蛋白质的功能是参与细胞和组织的建成。

(3)运输蛋白:如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4)运动蛋白:收缩蛋白(如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与肌肉收缩和细胞运动密切相关。 (5)激素蛋白:动物体内的激素许多是蛋白质或多肽,是调节新陈代谢的生理活性物质。 (6)免疫蛋白:抗体是蛋白质,能与特异抗原结合以清除抗原,具有免疫功能。

(7)贮藏蛋白:有些蛋白质具有贮藏功能,如植物种子的谷蛋白可供种子萌发时利用。 (8)信息接收与传递蛋白:生物体中的受体蛋白能专一地接受和传递外界的信息。 (9)生长与分化蛋白:有些蛋白参与细胞生长与分化的调控。

(10)毒蛋白:能引起机体中毒症状和死亡的异体蛋白,如细菌毒素、蛇毒、蝎毒、蓖麻毒素等。

14.B 型DNA 和Z 型DNA 的结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1)B 型DNA 的结构特点:

①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绕成一个右手螺旋。

②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与纵轴垂直,糖磷酸骨架位于外侧与纵轴平行。

③分子表面有大沟和小沟。

④双螺旋的平均直径为2nm 每10对碱基旋绕一周,每周螺距为3.4mn 。

⑤氢键与碱基堆积力为维持其结构的主要作用力。

(2)Z 型DNA 的结构特点:

①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绕成一个左手螺旋。

②碱基对在分子轴外,并构成了分子的凸面。

③糖磷酸骨架链的走向呈“Z 字形”。

④分子表面只有小沟。

⑤DNA 双旋体细长。

(3)两者之间的关系:B 型、Z 型DNA 为DNA 的两种结构形式,都是反向平行的双螺旋结B 型DNA 与Z 型DNA 之间可以互相转变。DNA 的二级结构为双螺旋结构,Z-DNA 构,有B-D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