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801经济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辨析题
1. 资本主义信用制度是促进资本集中的强有力杠杆。
【答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促进了资本集中。信用是指商品买卖中的延期付款和货币的借贷,特别是货币借贷对资本集中起了加速作用。起初,货币借贷把分散的货币资本吸引到个别或合伙资本家的手中,帮助个别资本实现资本积累。后来货币借贷发展成银行,成为促进资本集中社会机构。银行不仅能够通过信用贷款支持大资本,使其在竞争中加强吞并小资本的实力,还能够有效地帮助并促使分散的小资本联合起来组成规模较大的股份公司。
因此,资本主义信用制度是促进资本集中的强有力的杠杆。
2. 虚拟资本是实体资本的价值表现和纸质副本,因此虚拟资本的价格是由实体资本的价值决定的。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虚拟资本是实体资本的价值表现和纸质副本”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虚拟资本是以证书形式证明实体资本所有权,表现实体资本价值。
但是,虚拟资本的价格不是由实体资本的价值决定,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决定的。因此它不随实体资本的价值变动而变动,而呈现出相对独立性。虚拟资本价格运动的特点是:
(1)虚拟资本价格与预期收益大小和预期收益的可靠程度成正比。
(2)在预期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利息率按相反方向调节虚拟资本价格。
(3)虚拟资本价格的涨跌与证券市场的供求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3.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答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货币的产生过程来看,金银最初也只是一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并非天然就是货币。只有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金银才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从而成为货币。
一般等价物究竟固定在哪一种商品上,最初是偶然的。但总的说来,有两种情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或是固定在最重要的外来交换物品上,或是固定在本地可让渡的则一产的主要形式(某使用物品)上。在历史上,有很多商品,如牲畜、盐、毛皮、贝壳、绸布等,都充当过最初的货币商品,最后才固定在贵金属(金、银)上。也只是从贵金属成为货币商品时起,货币形式才真正同一般等价形式区别开来。
金银之所以能最终夺得货币商品的特权地位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在于它的天然特性是最
适合充当货币的材料。金银具有价值、成色比较均匀、易于分割、便于携带和保存等特点,是最适宜充当货币的材料。由于金银具有这此特性,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逐渐固定在金银上,金银成了货币商品,成了货币。因此,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的起源表明,货币不外乎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贵金属只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才成为货币,它一旦作为货币,就成了特殊商品。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4. 借贷资本的出现使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分割成利息和企业利润。
【答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借贷资本就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另一个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必然形成大量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在社会资本运动过程中出现大量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的同时,社会上也有一部分资本家因为手中的货币资本不足而需要补充。持有闲置货币资本的资本家贷款给急需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使用,于是就在资本家之间形成借贷关系。
借贷资本的出现使资本取得了双重的存在,即发生了资本所有权和资本使用权的分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资本除了作为货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外,还具有作为资本来执行职能的功能,也就是生产剩余价值或利润的职能。与此相适应,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也相应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对借贷资本家出让资本使用权的报酬,采取了利息的形式; 另一部分归职能资本家所有,采取了企业利润的形式。由于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因此借贷利息实质上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二、论述题
5. 试论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
【答案】(1)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反映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体制。其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涵是:
①在法律地位上,公司是企业法人。‘方面,公司是独立十其出资者之外的法人实体。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另一方面,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按照市场需求,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完善的企业产权制度。企业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由于企业产权制度实现了企业中出资者的法律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因而可以说,企业法人财产是企业具有行为能力的基础。企业产权制度具有四个基本功能:界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和交易功能。
③有限责任制度。在法律责任上,股东与公司负有不同的责任。有限责任制是保障所有者权
益免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侵害,避兔、减少或化解经营风险的主要办法。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有限责仟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二是当企业破产清算时,出资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③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有一套完整的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制度,科学的企业组织管理制度包括三方面内容:科学的企业组织形式、科学的企业组织管理机构和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
(2)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公司制企业,但在各国实践中,公司制企业的具体组织形式和分类有所不同。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作为派生形式的国有独资公司和控股公司等。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力量,是我国扩大财政收入、增加积累的主要源头,是我国增加有效供给的主导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上述地位和作用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在我国继续存在。因此,传统国有企业制度必须转换为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①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基础是自主企业制度,它要求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我国传统国有企业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对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要求,如果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小能真正建立。
②市场经济要求有完善的市场体系,而完善的市场体系又必须以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存在为前提。企业经营的自主性越强,企业生产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就越多,市场就越发达,就越能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要成为市场主体,国有企业必须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革。
③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有国家间接的宏观经济调控,而国家间接宏观调控也要求企业必须是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因为国家间接宏观调控是通过市场这个中介传导系统对企业行为发生作用和影响的,企业如果不能自动地对市场变化做出敏感的积极反应,间接宏观调控就不能发挥作用。
④在收入分配上,我国实现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它是以企业作为分配的主体,这也要求国有企业必须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首先成为市场的主体。
(3)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
①改革企业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具体应做好以下儿方面工作:
一是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应该是:国家是国有企业财产所有权的唯一主体,拥有对企业财产的最终支配权,独立行使的法人财产权,政府和监督机构不得直接经营或支配企业的法人财产。
二是建立经营者的所有权制约机制。两权分离后,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利益仍要在企业经营者那里得到实现,为此必须建立一套能保证国有资产在真正具有经营才能的人手上经营,能明晰企业应负的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的责任、能对经营者“用脚投票”等所有权相制约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