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仅把作业的一部分装入内存便可运行作业的存储系统称为_____, 其逻辑容量由_____决定,运行速度接近_____速度。
【答案】虚拟存储系统;内存和外存之和;内存。
【解析】所谓虚拟存储器,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加以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其逻辑容量由内存和外存之和决定,体现了其虚拟性的特征,运行速度接近内存速度。
2. 作业的四种状态分别为进入、后备、_____和_____。
【答案】运行,完成
【解析】作业具有提交状态,后备状态,运行状态和完成状态这四种状态。
3. 操作系统是对计算机进行_____程序,是_____和用户的接口。
【答案】控制和管理,合理组织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流程;计算机硬件
【解析】计算机操作系统是随着计算机研宄和应用的发展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系统软件。设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1)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使之得到有效利用;
(2)合理组织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流程,以增强系统的处理能力;
(3)提供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软件接口,使用户能通过操作系统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总之,所谓计算机操作系统就是指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
4. 当若干进程需求资源的总数大于系统能提供的资源数时. 进程间就会出现竞争资源的现象,如果对进程竞争的资源_____就会引起死锁。
【答案】管理或分配不当
二、选择题
5. 最容易造成很多小碎片的可变分区分配算法是( )。
A. 首次适应算法
B. 最佳适应算法
C. 最坏适应算法
D. 以上算法都不会
【答案】B
【解析】最佳适应算法是指,根据申请在空闲区表中选择能满足申请长度的最小空闲区。此
算法最节约空间,因为它尽量不分割大的空闲区。该算法缺点是可能会形成很多很小的空闲区域。
6. 存储管理的目的是( )。
A. 方便用户
B. 提高内存利用率
C. 方便用户和提高内存利用率
D. 増加内存实际容量
【答案】C
【解析】存储管理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方便用户,二是提高内存利用率。
7. 为了便于实现多级中断,保存现场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 )。
A. 通用寄存器
B. 堆栈
C. 存储器
D. 外存
【答案】B
8. 下列文件中属于逻辑结构的文件是( )。
A. 连续文件
B. 系统文件
C. 散列文件
D. 流式文件
【答案】D
【解析】考查文件的逻辑结构的分类。文件的逻辑结构就是从用户观点出发所见到的文件结构。它通常分为两种形式:记录式文件和流式文件。
9. 操作系统程序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A. —个程序模块
B. 分层结构
C. 层次模块化
D. 子程序结构
【答案】C
三、分析计算题
10.在多媒体系统中,进程管理中必须解决哪些问题?
【答案】(1)同时运行不同类型的软实时任务
通常媒体服务器可向众多的用户提供各种多媒体服务,如数字电影和电视服务。多媒体进程管理必须具有能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软实时任务同时运行的能力。
(2)支持软实时任务和非实时任务同时运行
一个具有多媒体功能的通用操作系统,它既应面向软实时任务的用户,又需面向非实时任务的用户,如交互型作业的用户。因此,在系统中,应当允许多种类型的SRT 任务和不同类型的非实时任务并存。
(3)提供适当的进程接纳机制
为了解决多道程序环境下在系统中同时运行多个SRT 任务的截止时间需求和CPU 利用率的矛盾,引入了对进程的接纳控制机制,目前常用的是基于预留的进程接纳机制。
(4)采用实时调度算法
实时调度在保证SRT 任务的实时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具有多媒体功能的操作系统中,一个好的实时调度算法应能向每个SRT 任务提供可以接受的截止时问保证,即能满足每一个SRT 任务绝大多数的截止时间需求。
11.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答案】(1)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
为实现分时系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使用户能与自己的作业进行交互,即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再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2)解决方案
①及时接收问题
针对及时接收问题,解决办法是在系统中配置一个多路卡,多路卡的作用是使主机能同时接收不同用户从终端上输入的数据。此外,还须为每个终端配置一个缓冲区,用来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②及时处理问题
针对及时处理问题,各个用户的作业应该直接进入内存,并且规定每个作业只运行一个很短的时间片,然后暂停该作业的运行,并立即调度下一个作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