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845普通生物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变温动物。
【答案】变温动物又称冷血动物,是指体温因周围环境而改变的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虫类。
2. 次缢痕。
【答案】次缢痕是指除主缢痕外,在染色体上其他的浅染缢缩部位。
3. 活化能。
【答案】活化能是指断裂化学键起始反应所需的最低能量。
4. 热力学。
【答案】热力学是指研究所有物体中能量转化规律的科学。
5. 多倍体。
【答案】多倍体是指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6. 适应。
【答案】适应包含两方面的涵义:生物的结构都适合于一定的功能;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延续。适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7. 次生结构。
【答案】次生结构是指在植物体的次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包括了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
8. 自然选择。
【答案】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
二、填空题
9. 精卵接触时引起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精卵识别;顶体反应;皮层反应;雌雄原核结合
【解析】哺乳动物的受精在输卵管内进行,受精是指卵子和精子融合为一个合子的过程。包括精子获能、精卵识别、顶体反应、皮层反应和雌雄原核结合几个过程。
(1)精子获能:刚射出的精子不能立即使卵受精,必须在雌性生殖道(子宫和输卵管)内停留一段时间,才能获得受精能力,这个过程称为获能,获能后的精子才能使卵子受精。
(2)精卵识别:获能的精子游向卵子,顶体泡中的蛋白质分子与卵黄膜上受体结合。
(3)顶体反应:精子的头部有一个单倍体的核,在核的前端有顶体,当精子接触到卵子时,其顶体破裂,释放顶体酶,溶解卵外的放射冠,露出透明带,然后精子穿过透明带,进入卵内。
(4)皮层反应:精子一旦与卵子接触,卵子本身也发生一系列的激活变化,表现为皮层反应、卵质膜反应和透明带反应,从而起到阻断多精受精和激发卵进一步发育的作用。
(5)雌雄原核结合:精子入卵后,头部膨大形成雄原核;卵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排出第二极体,并形成雌原核。此后,雌、雄原核移向卵的中央,相互靠近,核膜消失,染色体混合,完成了受精过程。
10.对细胞本身生存无直接影响的特异性蛋白是_____,对细胞生命必需的普遍共同的蛋白是_____。编码免疫球蛋白的基因是_____基因,编码
【答案】奢侈蛋白;管家蛋白;奢侈;管家
11.两个_____,即_____和_____结合,成为_____长成一个个体。
【答案】有性生殖细胞;精子;卵子;受精卵
【解析】有性生殖是指亲本产生了有性生殖细胞(配子)后,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由精子和卵子经过受精作用而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卵式生殖。
12.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主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中胚层与体腔的形成和_____几个时期。其中中胚层与体腔的形成有两种方式;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原口动物为_____法。棘皮动物半索动物等后口动物为_____法。
【答案】受精;卵裂;囊胚期;原肠胚期;胚层的分化;端细胞法(裂体腔法);体腔囊法(肠体腔法)
13.鸟类筑巢是一种_____行为;当一种无害刺激反复进行时,动物的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叫做_____,是一种_____行为。
【答案】先天性(本能);适应(习惯化);后天性(获得性、学习)
14.种群数量(大小)的动态是_____和_____、_____和_____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答案】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15.生物的适应性体现在_____相适应、_____相适应两方面。
【答案】结构与功能;结构和功能与环境
的基因是_____基因。
16.在个体发育中,细胞从全能→_____→_____是细胞分化的普遍规律。
【答案】多能;单能
17.蚊蝇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_____、_____、_____4个时期,这种状态称为变态。
【答案】幼虫;蛹;成虫;完全变态
【解析】昆虫纲蚊蝇生活史是指卵孵化成幼虫,幼虫化蛹,蛹羽化成虫四个时期,状态称为完全变态,生长发育过程受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调控。
18.1968年,日本遗传学家_____提出的中性进化论认为,多数突变是_____。这些突变包括了_____、_____和_____三种。
【答案】木村资生;中性突变;同义突变;非功能性突变;不改变功能的突变
三、选择题
19.线粒体的可能祖先是( )。
A. 单细胞藻类
B. 寄生性原生生物
C. 需氧细菌
D. 光合原生生物
【答案】C
【解析】线粒体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它在形态、染色反应、化学组成、物理性质、活动状态、遗传体系等方面与细菌相似,科学家推测线粒体起源于内共生。按照这种观点,需氧细菌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以后,有可能在长期互利共生中演化形成了现在的线粒体。在进化过程中好氧细菌逐步丧失了独立性,并将大量遗传信息转移到了宿主细胞中,形成了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线粒体遗传体系与细菌相似的特征包括:(l )DNA 为环形分子,无内含子;(2)核糖体为70S 型;(3)RNA 聚合酶被溴化乙锭抑制,不被放线菌素D 所抑制;(4)tRNA 、氨酰基
合成酶不同于细胞质中的;(5)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氨酰基是甲酰甲硫氨酰对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氯霉素敏感,对细胞质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不敏感。
20.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那么小麦单核花粉粒中含有染色体组的数目是( )。
A.2个
B.3个
C.1个
D.6个
【答案】B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