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辽宁大学信息学院903计算机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可变式分区又称为动态分区,它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 )时动态建立的。

A. 在作业装入

B. 在作业创建

C. 在作业完成

D. 在作业未装入

【答案】A

【解析】动态分区分配是根据进程的实际需要,动态地为之分配内存空间。为把一个新作业装入内存,须按照一定的分配算法,从空闲分区表或空闲分区链中选出一分区分配给该作业,故它是在作业装入时动态建立的。

2. 下列选项中,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是( )。

A. 系统调用

B. 中断

C. 库函数

D. 原语

【答案】A

【解析】操作系统提供两类接口,一类是命令接口(图形接口是命令接口的图形化),如用户通过键盘命令和鼠标命令来操作计算机;另一类是程序接口,它提供一组系统调用,用户可以通过运行一些应用程序来访问操作系统的资源。

系统调用(System Call )作为呈现给用户的接口,包含了内核提供的一系列具备预定功能的内核函数。操作系统提供了系统调用的调用接口,进程调用后由操作系统负责,把应用程序的请求传给内核,调用相应的内核函数完成所需的处理,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应用程序,并将执行权交还给进程,应用程序继续执行后续操作。

3. 进程和程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 )。

A. 前者为动态的,后者为静态的

B. 前者存储在内存,后者存储在外存

C. 前者在一个文件中,后者在多个文件中

D. 前者分时使用CPU ,后者独占CPU

4. 分区的保护措施主要是( )。

A. 界地址保护

B. 程序状态保护

C. 用户权限保护

D. 存取控制表保护

【答案】A

【解析】目前分区的保护措施常用的是界限寄存器保护,也就是界地址保护。

5. 下列关于进程和线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不管系统是否支持线程,进程都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B. 线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进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

C. 系统级线程和用户级线程的切换都需要内核的支持

D. 同一进程中的各个线程拥有各自不同的地址空间

【答案】A

【解析】进程始终是操作系统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线程不能直接被系统分配资源。因此A 项是正确的,B 项错误。而且线程可以参与调度,如系统级线程可以被系统直接调度执行。

用户级线程切换不需要通过内核,因为用户级线程只在用户进程的空间内活动,系统并不能感知到用户级线程的存在,所以用户级线程的切换不需要通过内核。系统级线程的切换是需要内核支持的,因此C 项错误。

同一进程下的各线程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并共享进程所持有的资源,但线程有自己的栈空间,不与其他线程共享,因此D 项错误。

6. 操作系统程序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A. —个程序模块

B. 分层结构

C. 层次模块化

D. 子程序结构

【答案】C

7. 在存储管理中采用对换和覆盖,目的是( )。

A. 物理上扩充

B. 实现主存共享

C. 节省存储空间

D. 提高CPU 利用率

【解析】对换和覆盖是在逻辑上扩充内存的方法,从而解决内存容量不足和有效利用内存的问题。所以它不是物理上扩充,与实现主存共享无关,不能节省存储空间,最终目的是提高CPU 利用率。

8. 下述( )不属于多道程序运行的特征。

A. 多道

B. 运行速度快

C. 宏观上并行

D. 实际上多道程序是穿插运行的

【答案】B

【解析】多道程序的特点有:独立性、随机性和资源共享性。

9. 在9个生产者,6个消费者共享容量为8的缓冲区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互斥使用缓冲区的信号量S 的初始值为( )。

A.8

B.1

C.9

D.6

【答案】B

【解析】互斥使用缓冲区的信号量只能取值0、1,一般初始值为1。

10.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在于( )。

A. 充分利用CPU , 减少CPU 等待时间

B. 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C. 有利于代码共享,减少主、辅存信息交换量

D. 充分利用存储器

【答案】A

【解析】在单道程序中,内存中仅有一道程序,无法充分利用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多道程序的引入就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CPU 。

11.用户可以通过( )两种方式来使用计算机。

A. 命令方式和函数方式

B. 命令方式和系统调用方式

C. 命令方式和文件管理方式

D. 设备管理方式和系统调用方式

【答案】B

【解析】用户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使用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