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333教育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在学校制度方面的一大改革是分科设学,设立( )

A. 玄儒文史四馆

B. 玄儒律算四馆

C. 文史律算四馆

D. 文史书算四馆

【答案】A

2. 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官办新式学堂是( )

A. 京师同文馆

B. 湖南时务学堂

C. 福建船政学堂

D. 上海广方言馆

【答案】A

【解析】此题是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起点及其标志性学校、教学制度的考查。1862年清政府中的改革派为培养洋务人才而创办京师同文馆,引进西力一学校管理制度,实施班级授课制,成为有别于中国传统学校的一个新创,成为中国近代学校和教育的开端。福建船政学堂在1866年12月开始招生,福州船政学堂是我国较早把西方自然科学引进课堂的近代科技和海军学校,为我国近代海军和造船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湖南时务学堂在1897年,梁启超谭嗣同在湖南长沙创办。梁启超在教学中着重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倡导民权学说,推动了维新运动在湖南的开展。1863年,李鸿章奏请仿照京师同文馆设立于上海,初名为“上海同文馆”。1867年后,改称为本名,1870年2月,上海广方言馆正式移入江南制造总局办学。

3. 提出人性“日生日成”观点的是( )

A. 黄宗羲

B. 顾炎武

C. 颜元

D. 土夫之

【答案】A

4. 我国近代最旱制定分年课程计划,采用班级授课制进行教学的新式学堂是( )。

A. 京师同文馆

B. 京师大学堂

C. 上海广方言馆

D. 湖北自强学堂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我国近代洋务学堂的熟悉和掌握程度。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1876年,京师同文馆按八年制和五年制的构想分别拟定了分年课程计划,采用班级授课制进行教学。京师同文馆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产物,是洋务学堂的典型。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它被视为最早的新式学堂,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中国近代的新式学堂大都是班级授课制,只要知道这些学堂建立的时间,这道题作对就不难。而且,在近代新式学堂中,最常考的是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还有福州船政学堂。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5. 我国最早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是(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戊学制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杳考生对我国近代学制,尤其是对壬寅学制的熟悉程度。1902年(农历

,清政府公布了由官学大臣张百熙拟订的《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千寅学制”壬寅年)。千寅学制以纵向的初等、中等、高等学堂为主,以横向的实业学堂、师范学堂为辅,将整个学堂教育系统地连成一体。可见,壬寅学制是我国最早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校系统。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6.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

,下放教育管理权,其中高等教育实行三级办学体制,这三级是指( )决定》。

A. 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

B. 中央、中心城市、市县

C. 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

D. 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市县

【答案】C

,在《关【解析】中共中央在1985年5月27日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四、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部分指出:“为了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中央部门和地方办的高等学校,要优先满足主办部门和地方培养人才的需要,

同时要发挥潜力,接受委托,为其他部门和单位培养学生,积极倡导部门、地方之间的联合办学。”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崇宁兴学措施的是( )

A. 新建辟雍,发展太学

B. 以学校取代科举取十

C. 添设专门学校

D. 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答案】D

8. 诗赋考试始于( )

A. 西汉

B. 魏晋

C. 隋朝

D. 唐朝

【答案】D

9. 学科课程分科过细,偏重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距离较远,不能照顾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立足十克服这些缺陷的课程是( )。

A. 综合课程

B. 核心课程

C. 选修课程

D. 活动课程

【答案】D

【解析】学科课程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内容、组成学科,以学科的逻辑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分科进行教学的课程。其优点是比较强调每一学科的逻辑组织,缺点在于较少考虑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能照顾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课程。活动课程有时也叫“经验课程”

,在于手脑并用,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强调学这种课程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动手“做”

生的主动探索,让学生脱离开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

10.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 )

A. 王充

B. 董仲舒

C. 贾谊

D. 郑玄

【答案】B

11.在道德观上,王夫之主张( )

A. 正义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