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435保险专业基础之微观经济学考研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设一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500-5P,成本函数为C=20Q。试问:

(1)若该产品为一垄断厂商生产,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少?

(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应为多少?

(3)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时损失了多少?

【答案】(1)该产品由垄断厂商生产时,市场的需求函数即为该厂商的需求函数。

于是,由Q=500-5P,可得P=100-0.2Q。故可得该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Q=200。

此时有:。

故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为200,价格为60,厂商能得到的利润为8000。

(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价格必须等于边际成本。由已知得:MC=20,所以应满足:

100-0.2Q=20

解得:Q=400,此时有:P=20,π=0。

即达到帕累托最优时的产量为400,价格为20,厂商能得到的利润为0。

(3)当P=60,Q=200时,消费者剩余为:

当Q=400,P=20时,消费者剩余为:

所以,社会净福利损失为:16000-4000-8000=4000。这里,16000-4000=12000是垄断造成的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其中,8000转化为垄断者利润。因此,社会福利纯损失为4000。

2. 设某经济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

试说明:

(1)该经济可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的x 和最大数量的y ;

(2)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上方凸出;

(4)边际转换率递增;

(5)点(x=6, y=3)的性质。

【答案】(1)由题中所给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方程可知,当x=0时,y=5; 当Y=0时,x=10。因此,该经济可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的x 和Yy 分别为10和5。

(2)由于题中所给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为:

故知该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由于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导数为:

即负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是递减的——有较小的负数减少到较大的负数; 这意味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将变得越来越陡峭,即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上方凸出。

(4)根据定义,边际转换率是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

由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是递减的,故其绝对值是递增的。故边际转换率递增。

(5)当x=6时,根据题中所给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方程有y=4。因此,点(x=6,y=4)是生产可

,即可知点(x=6,y=3)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之能性曲线上的一点。比较该点与点(x=6,y=3)

内,显然该点还没有达到其可能有的最大产出,故该点属于“生产无效率点”。

3. 怎样得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答案】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 )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可以根据由长期总成本曲线推导得出,把长期总成本曲线LTC 上每一点的长 Q 期总成本值除以相应的产量,便得到这一产量上的长期平均成本值。再把每一个产量和相应的长期平均成本值描绘在产量和成本的平面坐标图中,便可得到LAC 曲线。

LAC 曲线还可以根据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求得,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就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4. 张三将全部的收入用于商品X 和商品Y

的消费。设他对这两种商品的消费已经满足

。现在,设P x 下降,P y 和消费者收入保持不变。试分别在张三对X 的需求价格弹性

小于1、等于1和大于1时,讨论张三对Y 的需求量会如何变化?

【答案】(1)当张一对X 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表示张三对商品X 的需求缺乏弹性。当商品X 的价格下降,商品Y 的价格和消费者收入保持不变时,张三增加X 的消费,但购买X 所花的费用却减少,所以张三会增加对商品Y 的消费,即张三对Y 的需求量会增加。

(2)当张二对X 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时,表示张三对商品X 的需求为单位弹性。当商品X

的价格下降,张三增加X 的消费,但购买X 所花的费用不变,所以商品Y 的价格和消费者收入

保持不变时,张三对Y 的需求量不变。

(3)当张三对X 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表示张三对商品X 的需求富有弹性。当商品X 的价格下降,商品Y 的价格和消费者收入保持不变时一,购买X 所花的费用随着X 的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张三会增加对商品X 的消费,而减少对y 的需求。

5.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均呈先降后升的U 形特征,其成因有何不同?

【答案】虽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呈U 形,但二者形成U 形的原因是不同的。

(1)短期平均成本(SAC )曲线之所以呈U 形,即SAC 最初递减然后转入递增,是因为可变要素的边际报酬先递增后递减导致的。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最大值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因此,在边际报酬递减的规律下,短期平均成本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 型。

(2)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之所以呈U 形,是由规模的经济或不经济决定的。随着产量的扩大,使用的厂房设备的规模增大,因而产品的生产经历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这表现为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长期平均成本经历一段递减阶段以后,最好的资本设备和专业化的利益己全被利用,这时可能进入报酬不变,即平均成本固定不变阶段。而由于企业的管理这个生产要素不能像其他要素那样增加,因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困难和成本越来越大,长期平均成本将最终转入递增。

6. 在序贯博弈中,纳什均衡与逆向归纳策略有什么不同?

【答案】与同时博弈一样,在序贯博弈中,纳什均衡也是指这样一些策略组合,在这些策略组合中,没有哪一个参与人会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同样,在序贯博弈中,纳什均衡可能不止一个。

,即从多个纳什均衡中,排除掉那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逆向归纳法对纳什均衡进行“精炼”

不合理的纳什均衡,或者,从众多的纳什均衡中,进一步确定“更好”的纳什均衡。经由逆向归纳法的精炼而得到的纳什均衡就是所谓的逆向归纳决策。

通过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可以发现,得出的逆向归纳策略总是纳什均衡。但是,纳什均衡并不一定也是逆向归纳策略。这是纳什均衡与逆向归纳策略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两者的区别所在。简言之,在存在多重纳什均衡时,逆向归纳法就是对纳什均衡的精炼。

7.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条件。

【答案】劳动力市场均衡是指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劳动总供给和劳动总需求在数量上相等的状态。 从劳动需求方面看,企业是否雇佣一名工人取决于该名工人给该企业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比较。劳动的边际产出与劳动的需求关系密切。企业决定劳动量就是要使劳动的边际价值等于工资水平,由于劳动的边际价值是递减的,所以劳动的需求是工资的减函数。可以设劳动需求函数为:成反向变动关系。

从劳动供给方面看,劳动供给取决于劳动者对闲暇和劳动的效用。当实际工资增加时,劳动的收益将增大,劳动者减少一些闲暇并增加一此劳动就变得更加有利。所以,实际工资增加能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