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 .... 2

2017年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 .. 12

2017年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 .. 22

2017年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 .. 31

2017年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 .. 41

一、名词解释

1. 矛盾同一性

【答案】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 联系

【答案】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1)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卞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2)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②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3. 自由

【答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指的是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为、自主的状态。必然性即规律性,指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自由王国只是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在必然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J 魄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

行这种物质变换。

4. 量变与质变

【答案】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1)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指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5. 共产主义

【答案】(1)共产主义是指通过消灭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消除社会隔阂和阶级,以把全人类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级制度、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

(2)共产主义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基本特征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6. “两个必然”

【答案】“两个必然”指的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二、简答题

7.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哪些表现? 如何认识其变化的原因?

【答案】(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的表现主要有: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 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它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主义所有制经过这些形式的演变,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②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制度; 终身雇佣制度; 职工持股计划; 社会福利制度。当代西力一国家在分配领域的这些变化,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于其分配关系的新调整,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由此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③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是:传统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己经发生很大变化; 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方式向现代劳动方式的转变。

④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⑤政治制度的变化。主要表现是: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口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①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

a.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b.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c.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d.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的实质:

a. 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b.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 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否认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

8. 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答案】(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a.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