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不包括() A.造血干细胞缺乏。 B.骨髓微循环障碍。 C.骨髓基质被破坏。 D.造血原料缺乏。 E.免疫异常。
严重出血的患者适宜() A.常规肝素化透析。 B.无肝素化透析。 C.边缘肝素化透析。 D.局部肝素化透析。 E.低分子肝素化透析。
既能增强抗凝作用,又能减少出血的透析抗凝药是() A.低分子肝素。 B.常规肝素。 C.中分子肝素。 D.肝素钙。 E.潘生丁。
局部肝素化透析肝素与鱼精蛋白的用量之比为() A.2:1。 B.1:1。 C.3:1。 D.3:2。 E.4:3。
与血液病分类无关的项目为() A.病因学。 B.发病机制。 C.疾病性质。 D.临床表现和贫血程度。 E.细胞形态学。
女,26岁,5年来反复巩膜轻度黄染。脾脏肋下两指。血红蛋白85g/L,网织红细胞15%,血片球形红细胞达15%。血清总胆红素36μmol/L,间接胆红素30μmol/L、肝功能正常。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盐水浓度0.68%时开始溶血,0.32%时完全溶血(对照0.48%~0.28%)。Coombs试验阴性。本例可诊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