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926数据结构与软件工程之软件工程导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只有高水平的软件工程能力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因此,须在软件开发环境或软件工具箱的支持下,运用先进的开发技术、工具和管理方法来提高( )能力。
A. 组织软件
B. 软件质量
C. 设计软件
D. 开发软件
【答案】D
【解析】只有高水平的软件工程能力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因此,在软件开发环境或软件工具箱的支持下,运用先进的开发技术、工具和管理方法开发的软件质量很高,即运用先进的开发技术能提高开发软件的能力。
2. 面向对象分析是对系统进行( )的一种方法。
A. 需求建模
B. 程序设计
C. 设计评审
D. 测试验收
【答案】A
【解析】面向对象分析就是抽取和整理用户需求并建立问题域精确模型的过程,即对系统进行需求建模的过 程,它的主要任务包括:①分析陈述用户需求的文件;②深入理解用户需求,抽象出目标系统的本质属性;③用模型准确地表示。
3. 对象模型的描述工具是( )。
A. 状态图
B. 数据流图
C. 对象图
D. 结构图
【答案】C
【解析】对象模型描述系统中对象的静态结构、对象之间的关系、对象的属性、对象的操作。对象模型表示结构上的、系统的“数据”特征。对象模型用包含对象和类的对象图来表示。
4. 好的软件结构应该是( )。
A. 高耦合、高内聚
B. 低耦合、高内聚
C. 高耦合、低内聚
D. 低稱合、低内聚
【答案】B
【解析】耦合性与内聚性是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标准,将软件系统划分模块时,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提高模块的独立性,为设计高质量的软件结构奠定基础。
5. ( )面向客户、建模人员、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是系统模型图的核心。
A. 状态图
B. 类图
C. 用例图
D. 顺序图
【答案】C
【解析】用例图主要用来描述用户、需求、系统功能单元之间的关系。它面向客户、建模人员、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展示了一个外部用户能够观察到的系统功能模型图。
6. 数据流图是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在下列可采用的绘图方法中,( )是常采用的。
①自顶向下
②自底向上
③分层绘制
④逐步求精
A. 全是
B.
C.
D.
【答案】B
【解析】在用数据流图对软件模型的描述工程中,一般遵循的原则是自顶向下、分层绘制、逐步求精;通常情况下软件系统的模型比较复杂,用数据流图自底向上来描述是不符合逻辑的,同时也可以说明原型化方法为什么在软件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7. 软件项目管理是( )一切活动的管理。
A. 需求分析
B. 软件设计过程
C. 模块设计
D. 软件生命周期
【答案】D
【解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过程都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一部分,而模块设计仅仅是软件设计阶段的一部分设计。软件项目管理是指对软件生命周期一切活动的管理。
8. 对于PDL 与需求分析中描述加工逻辑的“结构化语言”的区别,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PDL 不是结构化语言
B. 需求分析中描述加工逻辑的“结构化语言”无严格的外语法
C.PDL 外层语言更严格一些,更趋于形式化
D. 需求分析中描述加工逻辑的“结构化语言”内层自然语言描述较抽象、较概括
【答案】A
【解析】过程设计语言(PDL ), 也称伪码或结构化语言。它是一种用于描述模块算法设计和处理细节的语言。
9. 软件维护工作中大部分的工作是由于( )而引起的。
A. 程序的可靠性
B. 适应新的硬件环境
C. 适应新的软件环境
D. 用户的需求改变
【答案】D
【解析】大量软件工程维护资料表明,用户的需求改变而引起的软件维护工作占的比例最大,而不是由可靠性问题引起的,为了增强和改进软件的功能所做的维护仅占20%。
10.软件维护产生的副作用,是指( )。
A. 开发时的错误
B. 隐含的错误
C. 因修改软件而造成的错误
D. 运行时误操作
【答案】C
【解析】因修改软件而造成的错误或其他不希望出现的情况称为维护的副作用,包括编码副作用、数据副作用、文档副作用三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