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公共卫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题库>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噪声所致听力曲线图上的V形下陷常发生在()

A . 500~2000Hz
B . 1000~3000Hz
C . 2000~5000Hz
D . 3000~6000Hz
E . 4000~8000Hz

以下疾病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不高于一般人群的是() 类风湿关节炎。 肺气肿。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肝硬化。 慢性胆囊炎。 妨碍铁剂在肠道吸收的物质是() 稀盐酸。 维生素C。 半胱氨酸。 鞣酸。 果糖。 肩难产助产的措施有() 压前肩法。 屈大腿法。 牵后肩法。 旋肩法。 断锁骨法。 男,40岁,因腹股沟可复性肿物3年,突然脱出并伴剧痛10小时,无法还纳,而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发现疝囊内肠管发黑,而行肠切除、吻合术后,对于疝的治疗正确的是行() 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 Ferguson法疝修补术。 McVay法疝修补术。 Halsted法疝修补术。 Bassini法疝修补术。 肝硬化时反映纤维化的试验是() 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 血清单胺氧化酶升高。 血浆白蛋白降低。 谷一草转氨酶升高。 血清胆固醇升高。 噪声所致听力曲线图上的V形下陷常发生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高频听力下降(特别是在3000~6000Hz)是噪声性耳聋的早期特征。对其发生的可能原因有几种解释:①认为耳蜗接受高频声的细胞纤毛较少且集中于基底部,而接受低频声的细胞纤毛较多且分布广泛,初期受损伤的是耳蜗基底部,故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②认为螺旋板在感受4000Hz的部位血循环较差,且血管有一狭窄区,易受淋巴振动的冲击而引起损伤,3个听小骨对高频声波所起的缓冲作用较小,故高频部分首先受损;③共振学说:外耳道平均长度2.5cm,根据物理学原理,对于一端封闭的管腔,波长是其4倍的声波能引起最佳共振作用,对于人耳,这一长度相当于10cm,3000Hz声音的波长为11.40cm,因此,能引起共振的频率介于3000~4000Hz之间。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