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诵读教学法是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中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之一。相沿千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诵读教学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上都强调语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诵读则是语文积累和语感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面对新形势,应更新诵读教学法的理念,科学理解诵读的本质,创新课堂诵读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语文素养。
本文先对现行中学语文诵读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反思;然后分析了诵读的内涵,阐述了诵读的理论依据;最后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教材上对诵读要求的统计,在对现代语文诵读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诵读的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并结合教学实践,对诵读教学法实施的策略技巧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
本文的研究是站在语文教学法的角度,遵循一条主线进行:现状反思——本质揭示——价值定位——实践探索。此思路是从现象到本质,从理论到实践,层层递进。重新审视语文教学中的诵读方法,重视积累,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加强诵读,力求探求出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切实有效的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新路子。希望此文能为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提供一点思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