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有关通过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回答某个题目的样本中,正确回答该题目的人数
B. 对非二分法记分的题目,可以用它作为难度的指标
C. 对二分法记分的题目,可以用它作为难度的指标
D. 其数值大小与题目的容易程度成反比
【答案】C
【解析】对二分法记分的题目难度通常以通过率来表示,即以答对或通过该题目的人数的百分比作为指标。
2. 通过考察甲测验与测量同一特质的标准化乙测验之间的维度相似性,可以分析甲测验的效度类型是( )。
A. 内容效度
B. 区分效度
C. 校标效度
D. 构想效度
【答案】D
【解析】检验测验的构想效度需检验两个假设:
①是与测验相同特质的测验分数应该有较高的相关;
②是测量不同特质的测验分数间应有较低的相关,如数学能力测验与语文能力测验应该相关较低。
3. 洛德(Lord )提出在学绩测验中,为了保证其可靠性,各类选择题的理想平均难度为:五择一测题,0.70; 四择一测题,0.74; 三择一测题,0.77; 二择一测题,( )。
A.0.78
B.0.79
C.0.85
D.0.90
【答案】C
4. 要求受测者必须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中,选出最能代表自己特征的描述语句。这种评定量表是( )。
A. 观察式量表
B. 锚定式量表
C. 迫选式量表
D. 数字式量表
【答案】C
【解析】迫选式量表就是指要求受测者必须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中选择其中一项。
5. 如果某测验的信度系数为0.90, 那么该测验中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因造成的变异占( )。
A.90%
B.10%
C. 大于90%
D. 小于90%
【答案】D
【解析】真分数方差还可以分成两部分:与测量目的有关的方差和与测量目的无关的方差。信度是指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实方差与实得方差之比,或者指真实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效度是指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分数方差与总方差的比率,其值小于信度。
6. 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一般来说,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 ),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高。
A. 中等
B. —般
C. 局
D. 低
【答案】C
【解析】难度和区分度都是相对的,是针对一定团体而言的,绝对的难度和区分度是不存在的。一般来说,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较易的项目对水平低的被试区分度高,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
7. 项目反应中的参数不包括( )。
A. 题目的能力
B. 题目的难度
C. 题目的区分度和猜测度
D. 测量的面
【答案】D
【解析】项目反应理论中的参数是个体潜在特质的表征值,参数C 称为伪机遇参数,参数
b 被称为题目难度,参数a 是题目的区分度。
8. 在顺序量表中,变量具有( )。
A. 相等单位
B. 绝对零点
C. 等级
D. 可以做四则运算
【答案】C
【解析】顺序量表又称“等级量表”、“位次量表”或“秩序量表”,是比较性量表,是将许多研宄对象同时展示给受测者,并要求他们根据某个标准对这些对象排序或分成等级。在测量过程中,顺序量表根据事物某一特点,将事物属性分成等级,用数字表示。顺序量表反应事物的类别的差不必相同,不具有等矩性。
9. 在自陈式人格测验中,为了探察社会赞许效应,测验编制者经常会使用( )。
A. 疑问量表
B. 说谎量表
C. 诈病量表
D. 态度量表
【答案】B
【解析】在自陈式人格测验中,经常会出现社会赞许效应,因此,编制者经常使用说谎量表来进行控制,当说谎量表的分数达到一定标准,则被试所完成的测验无效。
10.( )是指反映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景下行为表现的有效程度。
A. 内容效度
B. 实证效度
C. 结构效度
D. 相容效度
【答案】B
【解析】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下的个体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也就是说,一个测验是否有效,应该以实践的效果作为检验标准。例如,在军队选拔汽车驾驶兵时,若用测验选出来的兵在学习驾驶技术,以及日后驾驶过程中的表现都大大好于以前未用测验的汽车兵,则表明该测验具有较高的实证效度。
11.难度P 值越接近于0或接近于1,越无法区分被试间能力的差异。相反,P 值越接近于0.50, 区别力越高。为了使测验具有更大的区别力,应该选择难度在0.50左右的试题比较合适。各题难度在( )之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