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瓦窑堡会议

【答案】瓦窑堡会议是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17日,陕北在瓦窑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大规模的抗日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为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而召开的。会议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2. 中共八大路线

【答案】中国八大路线是在1956年召开的中国八大上确立的路线,大会确立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上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増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在经济建设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3. 红军长征

【答案】红军长征是指1934年10月开始的由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红一方面军的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6月14日,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的会师。10月19日,红军主力抵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会师。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北上,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取得胜利,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4. 《论持久战》

【答案】《论持久战》是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的讲演,它指出交战的中日双方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此四点决定了战争的持久性。为抵制“再战必亡”论,纠正“速胜论”,鼓舞群众的抗战情绪,向全国人民指明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指出持久战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论持久战》的发表鼓舞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成为中国人民打败日本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解决抗日战争问题的光辉典范,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科学,也是重要的哲学著作。

【答案】洛川会议是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洛川会议后,中共中央改红军为八路军,开始国共间的第二次合作。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会议决定任毛泽东为书记,重新组成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会议期间还决定建立中央军委前方军分会,朱德为书记;建立长江沿岸委员会,周恩来为书记。

6. 官督商办

【答案】官督商办是指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始于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早期经营的民用企业。一般由商人出资认股,由清政府委任官员督办。这类企业享有减税、免税、贷款、专利等特权。内部实权掌握在官府委派的总办、会办、帮办、提调手中。后来多数企业改为官商合办或商办。官督商办方式对民用企业早期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7. 江南大营

【答案】江南大营是指清政府在天京城外建立的军营。1853年3月,钦差大臣向荣尾追太平军至天京城外,4月移扎孝陵卫,始建江南大营,与江北大营呼应。此后三年中,该大营清军多次堵截太平军东进,进攻天京和太平天国其他城市,给太平军以很大威胁。1856年6月被秦日纲、石达开等一举攻破,向荣败逃丹阳,旋死。1858年1月,江南提督和春在孝陵卫重建江南大营。1860年5月,太平军再次击溃江南大营清政府遂撤销江南大营。

8. 三元里抗英

【答案】三元里抗英是在鸦片战争爆发后,广州地区的人民群众因对奕山等向英军的求和行径无比愤怒而奋起抗击英军的一次战争。1841年5月29日,盘踞四方炮台的英军窜到广州北郊三元里一带抢掠行凶,群众奋起抗击,打死英兵数人,其余的仓皇逃走。为防止英军报复,群众决定联络附近103乡义勇共同抗英,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地主士绅,也加入了抗英斗争的行列,成为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次日,三元里数千义勇向四方炮台进攻,英军反扑失败,当晚英军向四方炮台退去。三元里人民乘胜追击,广州附近数万群众也纷纷赶来支援,包围了四方炮台。侵略军向广州官府求救,奕山派知府余保纯前往解围,强迫解散群众队伍。三元里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自发的反抗外国侵略者中规模较大的一次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9. 《中法新约》

【答案】《中法新约》是1885年清政府在天津与法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有:①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②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③中国以后修筑铁路,应同法国商办;④法军退出台湾、澎湖。法国势力从此侵入我国云南、广西,加深了我国西南边疆的危机。

【答案】西山会议派是指中国国民党内的一个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派别。代表人物有谢持、邹鲁、林森、张继、居正等。1925年11月23日,谢持、邹鲁等在北京西山碧云寺非法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因而得名。出席会议的仅有中央执行委员8人(占总数1/3)、候补委员3人、中央监察委员2人。通过了“取消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中之党籍”、“开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的共产党员”、“解雇顾问鲍罗廷”等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的议案,并通电宣布停止广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职权和国民党二大开会日期“应由本会决定”。会后在上海成立“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广州国民党中央相对抗,并在北京等地设立地方分部。西山会议派的分裂活动遭到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各级地方党部的强烈反对。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弹劾西山会议派的决议,决定永远开除邹鲁、谢持的党籍,对其他一些人给予警告处分。但西山会议派无视二大决议,仍非法召开会议,另立中央。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通令取消打倒西山会议派等口号,恢复了谢持、邹鲁的党籍,西山会议派从而与蒋介石集团合流。

二、论述题

11.简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答案】(1)革命的胜利说明了买办封建专制政权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不可能实现,只有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才是中国革命惟一正确的道路。

(2)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毛泽东思想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旗帜。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的又一个伟大胜利。这一胜利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促进了世界革命运动的发展。

(4)中国革命的胜利,对于世界被压迫人民和民族具有很大的鼓舞和借鉴性。中国人民为取得胜利而英勇斗争的丰功伟绩,是人类历史的光辉一章。

12.试述1946年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答案】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是指抗战胜利后,在重庆召开的由国民党、共产党、其他党派和社会贤达四方面代表参加的协商国是的会议。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与斗争,会议就政府组织问题、军事问题、施政纲领问题和国民大会问题等达成协议。政协会议期间,国共两党确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但会议协议很快被国民党破坏,未能实施。

(1)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原因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之所以能够召开,直接原因是这次大会是国共两党重庆谈判达成的《双十协定》的协议,深层次原因则是与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密切相关的。

①国际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