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市场菜篮子法
【答案】市场菜篮子法又称生活需求法或“基本生活费用支出法”,是指根据维持当地最低生活所需的物品和服务列出一张清单,然后根据市场价格计算出拥有这些物品和服务需要多少现金,由此确定的现金金额即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计算方法。为了真实反映贫困者所需,在确定菜篮子的内容时,需要由专家和群众共同作出决定。但这种方法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参差不齐,生活必需品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界定,因而很难进行国际和地区间比较。
2. 养老保险统筹层次
【答案】所谓社会统筹,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将一部分上缴资金作统一调配,按统一标准发放。我国目前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有:县级统筹、市级统筹以及省级统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较低。截至2008年底,全国只有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实现了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2009年7月,全国已经建立或开始建立省级统筹制度的省份只达到22个。直到2009年底,全国所有的省级行政区才都制定了省级统筹的制度。由于低级别的统筹层次虽然管理起来较为容易,但却不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使用,不利于改善参差小齐的养老保险待遇,也有违社会保险的公平公正性,因此,我国的养老保险正向全国统筹发展。
3. 《恤荫恩赏章程》
【答案】清朝宣统二年八月,当时的清陆军部向宣统皇帝奏奉了厘定的《恤荫恩赏章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的军人保障条例,该条例共分8章48条,对军人死亡、伤残抚恤及通过恩赏世职等办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由国家议恤的范围分为阵亡、伤亡、因公殉命、积劳病故、临战受伤等五类,分别情况可享有世职荫袭、恩恤金、恩抚金等待遇和荣誉。
4. 五保制度
【答案】五保制度是指针对农村中缺乏或丧失劳动能力、无依无靠、没有生活来源的老、弱、孤、寡、残疾人员,由乡、村两级组织负责向其提供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和保教等五个方面的援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五保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自1953年全国陆续开展合作化运动后,农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当时,中国实行严格的城乡户籍分隔制,农村中的孤寡老人与孤儿等不可能像城市孤寡老人与孤儿一样得到国家的直接援助,他们的生活只能依靠乡村集体经济来保障。
5. 劳动能力测试
【答案】劳动能力测试是以同年龄、同性别健康人群的平均劳动能力作为对照标准,评价工伤职工伤残后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大小。这一评价标准的优点是比较客观,可比性强,缺点是评价指标多,操作复杂。
6. 初次分配
【答案】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在国民收入生产部门内部各集团、各阶层及其成员之间进行的分配,是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按照各种要素主体对产出直接做出的贡献大小给予的货币补偿。在初次分配中,国民收人被分解为三个部分,即国家收入、企业收入和职工个人收入,初次分配强调效率原则。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的具体操作、运行和产生的结果都是由市场来实现的,强调市场中各主体的权力仅在于通过自身需求和供给行为对初次分配产生影响,分配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
7. 残补型福利
【答案】20世纪60年代社会学家沃伦斯基和莱博克斯提出根据国家在社会福利供给中的职能,将社会福利制度划分为“残补型’,和“制度型”两种类型。残补型福利指国家的社会福利机构只有在其他通常的渠道如家庭和市场不能维持时,才应为遇到困难的人提供帮助,实际上主张一种针对弱势群体的有限的、基于家计调查的服务。
8. 补充健康保险
【答案】补充健康保险是企业员工福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企业除了参加法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外,通过保险的方式对被保险人因遭受疾病或意外伤害事故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或收入损失提供额外经济补偿的保险保障,一般有商业健康保险、企业自我保险、健康维持组织、优先服务提供组织、定点服务计划等多项计划形式。
二、简答题
9. 请比较给付确定模式(Defined Benefit )和缴费确定模式(Defined Contribution )这两种养老保险缴费模式的异同。
【答案】给付确定模式,是先设定养老保险金为保障一定的生活水平需要达到的替代率,以此确定养老保险金的给付标准,再结合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测算,来确定养老保险费的征缴比例。因此,这种模式实质上是“以支定收”模式。给付确定模式维持的是短期内的横向平衡,一般没有结余。这种模式通常和现收现付模式联系在一起的。
缴费确定模式,是结合未来的养老负担、基金的保值增值、通货膨胀率、企业的合理负担、现行劳动力市场和工资水平等因素,经过预测,确定一个相当长时期内比较稳定的缴费比例或标准,再根据这个缴费标准来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并完全或部分地存入劳动者的个人账户,在劳动者失去劳动能力后,以其个人账户中的金额作为养老保险金或养老保险金的一部分。这种模式实
质上是“以收定支”。缴费确定模式维持的是长期内的纵向平衡。这种模式通常和完全积累或部分积累模式联系在一起的。
(1)二者的相同点
给付确定模式和缴费确定模式都是养老保险基金的给付模式,对于保障老年人退体后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2)二者的区别
①从社会保险事业管理机构承担风险的角度
在缴费确定制中,社会保险事业管理机构不承担养老保险基金的任何金融风险,养老保险金受益由基金积累额和投资收益决定,唯一的治理问题是缴税(费)和受益的及时支付、基金资产的管理(包括绩效测算和评估)、基金监管,以及向企业和参保职工披露相关信息。在待遇确定制中,作为政府代表的社会保险事业管理机构承担各种形式的金融风险,提供最低投资收益率担保,或者保证给付一定比例的工资替代率。
②从风险分担的兔度
待遇确定制与缴费确定制在积累期的差异和受益风险是完全不同的,缴费确定制更注重制度设计引起的成本效率问题,社会保险事业管理机构承担社会保险基金的所有风险; 而待遇确定制更注重精算方法和精算成本,社会保险事业管理机构为预定的社会保险金待遇水平提供担保。
③从缴税(费)激励的角度
待遇确定制的给付与职工退休前的缴税(费)没有直接关联,职工有不缴税(费)或“搭便车”的动机; 而缴费确定制的给付水平取决十职工退体前的缴税(费)积累和投资收益积累水平,职工有很高的积极性为自己的个人账户缴税(费)。
10.简述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内容。
【答案】社会保障资金一般由专门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机构应由国家、单位、享受者的代表组成,资金一般由政府、单位、享受者承担,作为资金所有权的自然延伸,三方均具有当然的管理权。社会保障的资金管理内容包括:
(1)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资金一般包括国家、单位、个人按一定比例缴纳的部分,以及私人和社会团体捐助等。
(2)支付社会保障待遇
支付社会保障待遇,即对享受者支付养老保险金、医疗补助、工伤保险金、失业期间社会保险补助、各种救济金、困难补助金等。
(3)管理、运营社会保障资金
管理、运营社会保障资金,即妥善地保管社会保障基金,安全可靠地运营这笔资金,使其保值、增值。
(4)建立社会保障预算
建立国家用来反映各项社会保障资金的预算,包括政府一般性税收收入安排的各项社会保障资金和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工生育保险及住房等各项基金收支活动的计划。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