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807经济学综合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公开市场业务

【答案】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调节信用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业务活动,是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之一。

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是:

①通过政府债券的买卖活动收缩或扩大会员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这些银行的信贷能力;

②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市场利率;

③通过影响利率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

④为政府证券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被认为是实施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经济扩张时,实行卖出政府债券的政策,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降低它的信贷能力,促使贷款利率上涨,遏制过度的投资需求。经济萧条时,则买进政府债券,以便提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扩大它们的信贷能力,促使利息率下降,从而扩大投资需求。

2. 经济增长

【答案】经济增长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的长期增加,即按不变价格水平所测定的充分就业产量的增加。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NP (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测度,GNP 的增长描述了‘国整体生产能力的扩增,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表示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发达国家国民经济长期发展问题的理论。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三个阶段。

导致经济增长的因素就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包括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进步:生产要素由劳动和资本存量两部分组成。其中劳动的增加不只是量的增加还包括质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年龄等)。技术进步包括发明和应用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出。技术进步是通过使生产要素的使用更有效率而促进经济增长的。

3. 公司治理结构

【答案】公司治理结构,也称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经营者和监督者之间透过公司权力机关(股东大会),经营决策与执行机关(董事会、经理),监督机关(监事会)而形成权责明确、相互制约、协调运转和科学决策的联系,并依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司章程等规定予以制

度化的统一机制。通俗地讲,就是公司的领导和组织体制机构,通过治理结构形成公司内部的三个机构之间的权力的合理分配,使各行为人权责明确、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关系,保证公司交易安全,运行平稳、健康,使股东利益及利益相关者(董事、经理、监事、员下、债权人等)共同利益得到平衡与合法保护。

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规范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层三者关系,其实质是通过规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责,保证公司投资者的投资得到最佳回报的一整套制度安排,而这是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作用、获得良好绩效的关键所在。因此,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当今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市场导向型体制。有非常发达的金融市场,公司股权广泛分散,公司控制权市场}一分活跃。典型国家如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二是网络导向型体制。公司的股权比较集中,银行在融资和公司监控方面有实质性的参与。典型代表是日本和德国。这两种体制日前也存在部分趋同的迹象。

4.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具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国家干预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答案】(1)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的作用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生产中的矛盾,刺激和推动了经济发展。具体表现在:

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有利于协调部门比例,改进地区结构,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改善生态平衡和环境污染,弥补单纯市场调节的不足和弱点,促使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得到一定程度的结合。

②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通过国有垄断资本的活动和各项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和经济计划的实施,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发生了变化,经济危机时间缩短,危机程度减轻,生产过剩规模缩小,危机破坏力减弱。

③国家通过税收等途径在全国范围内集中了大量的资金投入科技研究,投入私人无力承担或不愿承担的大型工程或耗资巨大、技术密集的新兴工业部门,使战后新技术、新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④国家用其巨额投资,促使垄断资本加强科技的研究和在生产中的应用,改造传统工业部门,建立现代化基础设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加强竞争能力,以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⑤国家用其掌握的财力资源,建立和发展数额巨大的国有经济,可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发挥巨大的作用,这是任何私人垄断资本所无法比拟的。

⑥国家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从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组织、参与、兴办一些投资巨大、风险大、利润无保证的事业,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⑦国家利用经济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方向进行调节,对社会生

产无政府状态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2)资本主义国家干预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对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在较长一段时期里的相对稳定和较快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调节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成效是有限的,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矛盾,不可能根本消除经济危机。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经历了波浪式的发展过程,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都曾出现和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资本主义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衰退、停滞、低速增长与高通货膨胀同时并存。这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干预和调节虽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可以改变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表现形式,却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发展规律,无法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5. 资本有机构成

【答案】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构成可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方面考察。就物质形式来说,生产资料的数量同使用它们所需的劳动力数量的比例,就是资本技术构成。它反映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就价值形式来说,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就是资本价值构成。资本价值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两者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故称资本有机构成。在不同部门、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资本有机构成是不相同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愈高,则不变资本的比重愈大,可变资本的比重愈小,从而对雇佣劳动的需要就相对减少,并导致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6. 土地价格

【答案】土地价格是指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原始的土地是天生的自然物,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土地被私人占有,能够给它的所有者带来地租收入,因而也可以作为商品买卖,也有价格。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实质上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即土地价格相当于一定量的货币资本,把这一定量的货币资本存入银行,每年所得利息等于购买这块土地后通过出租每年所获得的地租。

土地价格的高低,从理论上说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地租量的人小,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率的高低。土地价格同地租量成正比,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土地价格用公式表示为:土地价格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影响土地价格变动的因素还有供求关系以及其他因素,是比较复杂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土地价格有上涨的趋势。

二、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