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虚寒型遗尿的首选方剂是() 菟丝子散。 缩泉丸。 补肾地黄丸。 桑螵蛸散。 金匮肾气丸。
发生遗尿的原因除下元虚寒、肾气不足和肝经湿热、火热内迫外,还可见() 精神疲劳,睡前多饮。 年龄幼小,不能控制。 脏腑未坚,智力未全。 经脉未盛,气血未充。 脾肺气虚,膀胱失约。
女,23岁,既往有HBsAg阳性史。7天前无诱因发烧,体温逐渐上升,波动于37.5℃~39℃,近2天体温持续在38.5℃~39.5℃不降。查体:T39.5℃,P88次/分,BP110/70mmHg,神清,表情淡漠,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右下腹压痛(+),肝右肋下2cm,脾未触及,肝浊音区不小,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化验:WBC3.5×109/L,N60%,L40%,血HBsAg(+),抗HAV-IgG(+)。该患者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是() A.心包炎。 急性胆囊炎。 肠出血、肠穿孔。 支气管肺炎。 肝性脑病。
五硬发病率较高的季节为() 冬季。 春季。 夏季。 秋季。 夏秋之季。
女,23岁,既往有HBsAg阳性史。7天前无诱因发烧,体温逐渐上升,波动于37.5℃~39℃,近2天体温持续在38.5℃~39.5℃不降。查体:T39.5℃,P88次/分,BP110/70mmHg,神清,表情淡漠,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右下腹压痛(+),肝右肋下2cm,脾未触及,肝浊音区不小,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化验:WBC3.5×109/L,N60%,L40%,血HBsAg(+),抗HAV-IgG(+)。为确诊该病例,首选的检查是() A.肝功化验。 肝炎病毒血清学。 血培养。 肥达反应。 肝胆脾彩超。
五硬好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