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住院医师麻醉科Ⅰ阶段题库>麻醉科题库

问题:

[单选] 有关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竞争受体上α蛋白亚基的乙酰胆碱结合部位
B . 与受体结合是可逆的动态的,可反复结合
C . 竞争受体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D . 与受体结合后改变受体结构,离子通道开放
E . 肌松药的作用消失有赖于其进入循环后被消除

对传染病流行过程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 病毒数量。 社会因素。 自然因素。 病毒侵袭力。 毒力。 当血流频移信号大于1/2PRF(脉冲重复频率)时出现折返,1/2PRF是()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 尼奎斯特(Nyquist)极限。 运动目标显示器(MTI)。 自相关处理。 壁滤波限制。 丝虫病出现乳糜尿主要原因是() 精索及睾丸淋巴管受阻塞。 阻塞位于肠干淋巴管。 阻塞位于腹主动脉侧淋巴结。 阻塞位于腰干淋巴管。 阻塞位于肾脏的淋巴结及其主干。 只通过粪便排出的病原体是() 水痘。 脊髓灰质炎病毒。 疟疾原虫。 风疹。 志贺菌属。 关于多普勒频移与角度的关系,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为0度时,可测得最大正向频移。 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为60度时,可测得正向频移。 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为90度时,可测得最佳频移。 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为120度时,可测得负向频移。 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为180度时,可测得最大负向频移。 有关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