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925新闻学原理之《转型中的新闻学》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3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概念型导语
【答案】概念型导语,是指抽象、概括性、概念化的导语。这种导语抽象、不具体,不会太引起读者注意。杜绝概念型导语要用形象的细节、具体感人的事实。避免使用概念性的词语,要从一个活生生的、有名有姓的人开始。坚持一事一报,要注意少一些综述,多一些新闻事实。
2. 新闻背景
【答案】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历史条件指事实自身的历史状况,环境条件指事实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介绍背景,能对新闻事实起到说明、补充、衬托作用,又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并且有利于了解新闻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深化新闻的主题,并有丰富内容、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作用
3. 视觉传播
【答案】视觉传播,是指通过图像传递信息和事实。事实的视觉传播有两个重要因素,即信息与受众,视觉传播的形式受制于这两个因素。最有效的视觉传播是使用观众熟悉的符号、标记和画面传递信息。视觉语言在不断发展和演变。因此,要精确地通过视觉传递信息,要了解受众如何解释这个画面。在视觉传播中,形式服从于功能。信息的内容和他的目标受众决定信息的传播方式。信息的传播角度因受众的视觉理解力决定传播的形式。
4. 网络记者
【答案】广义的网络记者,是指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的人,又被称为“廉价”的记者,因为互联网降低了进入记者行业的门槛,人们不用在政治上有什么特殊要求,也不用在经济上有特别的投资,就可以当上记者。网络记者是业余时间当记者,为了好玩或寻求刺激。网络记者发布的信息和新闻会即刻得到受众的评价或是批评。狭义的网络记者特指在网络媒体工作的记者,网络记者没有记者证。
第 1 页,共 5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