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要略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举行于( )年。

A.1898

B.1904

C.1911

D.1919

【答案】B

【解析】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制度之一,它与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官吏制度构成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隋炀帝时设“进士科”,以考试策问取人,这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经过隋唐直至明清各朝代的沿用,经历了一千二百多年,到清朝时,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恩科是中国科举制的最后一次考试,科举制最终消亡。

2. 中国戏剧发展到元朝时,己经是一门成熟的艺术形式了。自此,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拜月亭》《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优秀剧目,它们的作者分别是( )。

A. 关汉卿、汤显祖、洪升、孔尚任

B. 关汉卿、马致远、高则诚、沈憬

C. 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

D. 白朴、汤显祖、王实甫、孔尚任

【答案】A

【解析】关汉卿剧本现存的还有18个,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望江亭》、《单刀会》、《调风月》等。汤显祖在创作上主张写情,其中以《牡丹亭》的影响最大。洪升的《长生殿》,通过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唐代广泛的社会政治生活,歌颂了一批忠臣义士的爱国精神。孔尚任的《桃花扇》,通过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南明小王朝覆灭的历史,塑造了李香君刚强正育、深明大义、忧国忧民、不屈不挠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3.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 )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A. 龚自珍

B. 纪晓岚

C. 黄遵宪

D. 李毓秀

【答案】D

【解析】《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该作品具体列述

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烙守的守则规范。

4. 最早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数字的是( )。

A. 华罗庚

B. 张衡

C. 祖冲之

D. 毕升

【答案】C

【解析】南北朝时的大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把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先进的,比荷兰人安托尼兹求得此值的时间要早一千多年。

5. ( )是张仲景的论著,开后世力一剂学的先河。

A. 《伤寒杂病论》

B. 《神农本草经》

C. 《本草纲目》

D. 《千金要方》

【答案】A

【解析】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他总结和创制的二百余种处方,贯彻了“理(医学理论)、法(治疗原则)、方(处方)、药(用药)”一致的原则,治疗效果显著。

6. 哪位名医是汉代的? ( )

A. 李时珍

B. 扁鹊

C. 华佗

D. 孙思遂

【答案】C

【解析】华佗(约145---208年),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字元化,一名旉。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张机)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7. “吾师醉后依麻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这首诗是对书法家( )的夸赞。

A. 欧阳询

B. 张旭

C. 怀素

D. 颜真卿

【答案】C

【解析】现在湖南省永州市绿天庵旧址仍保留清代摹刻的怀素《千字文碑》。李白赞他“吾师醉后倚麻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其代表作还有《自叙帖》等。

8.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话出自( )。

A. 《庄子》

B. 《孟子》

C. 《孙子》

D. 《老子》

【答案】D

【解析】老子哲学中有许多极其宝贵的精华,这就是他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事物的自身都包含着他物,任何事物都是正与反、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有的甚至相反相成,这些对立统一的关系,都可以物极必反,互相转化,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9. 预言“21世纪将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的是( )先生。

A. 钱玄同

B. 袁晓园

C. 吕叔湘

D. 安子介

【答案】D

【解析】数千年来,汉字为记载和传承中国文化,作出了光照千秋的贡献。但是,由于汉字的形体太繁,学识不易,从清末以来许多学者探索改革的方案。香港的安子介先生是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以全新的角度分析汉字结构,著《解开汉字之谜》,预言“21世纪将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还发明了“安子介汉字六位数计算机编码法”和“安子介写字机”,为汉字的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0.以下记录三国时期历史的著作是( )。

A. 《三国志》

B. 《三国演义》

C. 《汉书》

D. 《后汉书》

【答案】A

【解析】《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一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