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进入到世界高等教育市场中进行博弈、竞争。因此,中国的民办大学也不得不迎接国际各国各类大学的挑战。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中比较势弱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文献梳理和历史分析归纳的方法对张伯苓经营私立南开大学的实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归纳总结出其成功经营大学的理念。并希望这些理念能对当代民办大学有所借鉴,并对其摆脱当前弱势的尴尬境地,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有所帮助。
本文集中探讨了张伯苓之所以能成功地经营私立南开大学的宝贵经验。
首先,张伯苓成功的秘诀在于他坚信私立非私有的经营理念。私立南开大学有校董会,但一直没有明确的产权关系。不论是最初的投资者,还是后来的捐资者,还是张伯苓等这些资金的使用者,都不是南开大学产权的所有者,他们所得到的不是利润回报,而是学校固定资产的不断增长和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抗战前近20年的发展中,张伯苓使南开大学资产增长到近三百万。这样的集资成绩在当时是一个惊人的奇迹。这首先归功于他奉行的“私立非私有”的经营理念,从而保证了大学顺利运转所需要的经费。
其次,在于张伯苓为南开大学确立了共同的理念和校园文化。有人说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校长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教学理念,甚至是学生的学习理念,这样全校教职工和学生就会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张伯苓就是这样的校长,他结合中国实际,逐渐形成成熟的教育目的,并据此提出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而且使其成为南开大学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的理念,成为他们衡量工作与学习并为之而奋斗的共同理念。
第三,张伯苓经营南开大学成功的原因还在于其培养学生的理念。他提倡“土货化”的培养方针,并提出以社会需要设置学科的理念,而且还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由于他较全面的培养理念,南开大学毕业的学生德才兼备,社会实用性很强,因此很受用人单位和学生及其家长的欢迎,从而创建出“南开品牌”效应,很多学生慕名而来。品牌是可以形成巨大的价值的,它由其在公众中的知名度、信誉度构成。学校品牌可以为学校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品牌缺失的学校如同小溪不能成河;学校缺失的品牌如同缺源之水。品牌的主体内涵是学校毕业生及学校形象、信誉。经营学校的效果不是学校各方面经营效果之和,而是各方面经营的矩阵效果。因此我们要重视品牌效应。
第四,张伯苓经营南开大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有一个稳定而坚固的教职员团队。我们知道,企业是生产的团队,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有一个有效组织并训练有素的团队。同样,学校的成功也离不开高素质的行政人员和优秀的教师所组成的团队。张伯苓能够善用贤能、知人善用。他能倾听别人意见,发挥各人所长,做到一视同仁,量才录用,这也是他经营南开大学的成功之处。选拔师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张伯苓聘请教师均经严格选择。首重品德,次论学识,做到适才适所,视南开大学各科之所需,礼聘那些最著名的杰出人才。他认为办好大学在于执教者的真才实学和对教育事业忠贞不渝的献身精神。他用自己火一般的热情吸引着一批与他志同道合的专家、学者来南开大学执教。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才华横溢、奋发有为,报教育与科学救国志愿的仁人志士。他们对张伯苓的理想和事业坚信不渝,因此为南开大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五,张伯苓为南开大学的正确定位也是南开大学在其领域内成功的重要原因。每一颗浪花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没有必要去模仿别人,关键是要发现自己的长处,为自己正确定位,办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
张伯苓对我国私立高等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特别是他在经营大学方面有着如此丰富而富有特色的思想,很值得我国当代所有大学借鉴。而张伯苓经营南开大学的这些成功理念尤其为我国目前的民办大学进行正确定位、确立办学宗旨、建立校园文化、加强师资建设、筹资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战乱纷纷、水深火热的旧中国,张伯苓居然能办起了一个从小学到大学的庞大教育体系,而且还非常成功,特别是南开大学享誉中外,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反观当代民办大学办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在张伯苓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中对当代民办大学最具现实意义的有以下几点:张伯苓为当代民办大学校长树立了榜样,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民办大学校长应具备的素质;要成功经营民办大学,民办大学经营者不应将之据为己有,要树立“私立非私有”的经营理念;当代的民办教育者要学习张伯苓独具特色的融资理念及“欠款办学”理念;在当前学费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要想办法解决家境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要使穷人的孩子也上得起大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