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大学计算机网络(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综合题

1. 在某个分组交换网中,规定分组的长度最长为300字节,其中首部10字节。现有一个长度为2000字节的报文从发送方经过两段链路到达接收方,设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Mbps ,每段链路长500km ,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

接收方全部收到数据要多长时间?

【答案】如图所示,从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直至接收方全部收到数据所用的时间包括发送时

延、传播时延和处理时延,题目中说明处理时延忽略不计,所以关键是求出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忽略处理时延,求从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直至

图 时延的关系

(1)求发送时延

发送时延等于数据长度除以带宽,题目中给出带宽(数据传输速率)为1Mbps ,即 求数据长度:本题中的分组交换网分组长度限制为最长300字节,除去10字节的首部,数据部分最长290字节,而报文长度2000字节,超过了长度限制,必须分成更小数据块,然后加上10字节首部形成分组,所以分组数=2000/290=7, 其中,前6个分组的长度为300字节,最后一个分组的长度=

路上的发送时延=

(2)求传播时延

传播时延等于信道长度除以电磁波在信道中的传播速率,题目中给出每段链路长度500km ,

=信号在信道中的传播速率

为所以每段链路传播时延

由于数据要经过两段链路到达接收方,也就是要经过中间节点转发,所以在发送方和中间节综上所述,从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直至接收方全部收到数据所用时间

第 2 页,共 18 页 字节,所以7个分组的总长度=1800+270=2070字节。因此每段链 点处都有发送时延,两段链路上都有传播时延。 =

2. 当计算机移动到外地时,为什么可以保留其原来的IP 地址?这时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移动IP 又称为移动PP 协议,是由ETF 开发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允许计算机移动到外地时,仍然保留其原来的IP 地址。当一个节点的位置发生改变后,如果节点移动到另一个网络的过程中通信正在进行,改变节点的口地址会造成通信的中断;移动PP 使用户的移动性对上层的网络应用是透明的。若一个移动站在漫游时仍保持其IP 地址不变,就要想办法使已建立的TCP 连接与移动用户的漫游无关,此外,还要想办法让因特网中的其他主机能够找到这个移动站。移动IP 使用了一些新的概念,如永久地址,或归属地址、归属网络;被访网络或外地网络;归属代理、外地代理;转交地址、同转交地址等。

3. 流式存储音频/视频、流式实况音频/视频和交互式音频/视频都有何区别?

【答案】流式存储音频/视频是先把已压缩的录制好的音频/视频文件存储在服务器上,用户通过因特网下载这样的文件。流式存储音频/视频的特点是边下载边播放,即在文件下载后不久就开始连续播放。

流式实况音频/视频和无线电台或电视台的实况广播相似,是通过因特网实现一对多的通信。流式实况音频/视频节目不是事先录制好存储在服务器中,而是在发送方边录制边发送,并且接收时也是要求能够连续播放。

交互式音频/视频是用户使用因特网和其他人进行实时交互式通信,与前两种类型的区别在于,前两种类型都没有交互特性。现在的因特网电话或因特网电视会议就属于这种类型。

4. 假定要用3kHz 带宽的电话信道传送64kb/s的数据(无差错传输),试问这个信道应具有多高的信噪比(分别用比值和分贝来表示),这个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根据香农公

则性噪比为:

用分贝表示为:

明,而直接用比值表示不利于理解。

5. 试辨认以下IP 地址的网络类别。

(1)128.36.199.3

(2)21.12.240.17

(3)183.194.76.253

(4)192.12.69.248

(5)89.3.0.1

(6)200.3.6.2

【答案】A 类地址以1〜127开始,B 类地址以128〜191开始,C 类地址以192〜223开始,故(1)(3)为B 类网,(2)(5)为A 类网,(4)(6)为C 类网。

第 3 页,共 18 页 可

得其

中 结果表明这是一个信噪比很高的信道,在表示性噪比的时候,用分贝来表示会更加的直观简

6. 一个PPP 帧的数据部分(用十六进制写出)是7D 5E FE 27 7D 5D 65 7D 5E。试问真正的数据是什么(用十六进制写出)?

【答案】PPP 帧格式采用特殊的字符填充法。具体做法:将转变成为将

转变成为因此,反推出真正的数据是7E FE 27 7D 7D 65 7E。

7. 文件传送协议FTP 的主要工作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说FTP 是带外传送控制信息?主进程和从属进程各起什么作用?

【答案】(1)FTP 的主要工作过程:在进行文件传输时,FTP 的客户和服务器之间要建立两个并行的TCP 连接:“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控制连接在整个会话期间一直保持打开,FTP 客户所发出的传送请求,通过控制连接发送给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但控制连接并不用来传送文件。实际用于传输文件的是“数据连接”。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在接收到FTP 客户发送来的文件传输请求后就创建“数据传送进程”和“数据连接”,用来连接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数据传送进程。数据传送进程实际完成文件的传送,在传送完毕后关闭“数据传送连接”并结束运行;

(2)由于FTP 使用了一个分离的控制连接,因此FTP 的控制信息是带外(Out of Band)传送的。使用两个独立的连接的主要好处是使协议更加简单和更容易实现,同时在传输文件时还可以利用控制连接;

FTP 的服务器进程由两大部分组成:(3)一个主进程,负责接收新的请求;若干个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

8.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案】分组交换是报文交换的一种改进,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成分组。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报文。最后,在接收端把收到的数据恢复成为原来的报文。

分组交换的优点有高效、迅速、可靠。

分组交换的缺点是分组在各节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第 4 页,共 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