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牙Ⅱ类洞制备时,鸠尾峡宽度正确的是()。 颊舌牙尖间距的1/4。 颊舌牙尖间距的1/4~1/3。 颊舌牙尖间距的1/3~1/2。 颊舌牙尖间距的1/2~2/3。 颊舌牙尖间距的2/3~3/4。
临床上Ⅵ类洞指的是()。 所有牙面发育点裂隙沟的龋损所制备的窝洞。 发生于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制备的窝洞。 前牙邻面未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制备的窝洞。 发生在前牙切嵴和后牙牙尖等自洁区的龋损所制备的窝洞。 发生在牙颈部的龋损所制备的窝洞。
临床上Ⅵ类洞指的是()。 所有牙面发育点裂隙沟的龋损所制备的窝洞。 发生于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制备的窝洞。 前牙邻面未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制备的窝洞。 发生在前牙切嵴和后牙牙尖等自洁区的龋损所制备的窝洞。 发生在牙颈部的龋损所制备的窝洞。
浅龋需要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釉质钙化不全、釉质发育不全及氟牙症。 釉质钙化不全、釉质发育不全。 釉质发育不全和慢性牙髓炎。 釉质钙化不全和氟牙症。 氟牙症和可复性牙髓炎。
龋病的诊断方法为()。 探诊龋损、叩诊牙面、温度刺激试验、X线检查。 视诊牙面、触诊牙面、温度刺激试验、X线检查。 视诊牙面、触诊牙面、叩诊牙面、温度刺激试验。 视诊牙面、探诊龋损、叩诊牙面、X线检查。 视诊牙面、探诊龋损、温度刺激试验、X线检查。
浅龋最常规的诊断方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