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902艺术理论之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自然美高于艺术美,还是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答案】自然美和艺术美没有高下之分。
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朱光潜,主张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著名人物是黑格尔; 他们的旗帜都很鲜明,就他们都是意象世界,都离小开人的创造,都显现真实的存在这一点来说,他们并没有谁高谁低之分。从美作为审美意象这个层面,即从美的本体这个层面,自然美和艺术美没有高下之分。
2. 美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案】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与此同时,自然美育和艺术美育也渗透其中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家庭美育
家庭教育是美育的起点。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人生的起点,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师。一个人最早接受美育,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作为美的摇篮,甚至当一个胎儿在母腹之中尚未出生时,就己经可以开始进行美育了。
(2)学校美育
学校美育是美育的重点。学校是从家庭到社会的中间环节,它对学生施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因此,比起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来,学校美育的时间更有保证、条件更加优越、美育更加系统、效果更加明显。
(3)社会美育。社会美育是美育的大课堂。社会美育是指借助于社会上各种专门的美育设施和环境所施行的美育。比起家庭美育和学校美育来,社会美育具有更加广阔的范围和鲜明的特点。
(4)自然美育。自然美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自然美是指客观世界中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的美。自然美对人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体验人生、激发情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美育作用。
(5)艺术美育。艺术美育是美育的核心与主要手段。艺术美育在审美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重要作用。艺术美育是美育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与途径。艺术美育之所以具有这样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是由艺术美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
3. 列举并简要说明美学史上几种有代表性的艺术定义。
【答案】(1)模仿说
模仿说是古希腊时人们对艺术的普遍认识。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都提出模仿说。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2)表现说
表现说强调个人情感的表现,认为艺术以表现创作主体的情感为主要内容。
(3)有意味的形式说
20世纪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所谓“形式”,在视觉艺术中,是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所谓“意味”乃是这种纯形式背后隐藏着的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感。这样,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也即“有意味的形式”。
(4)符号说
当代美国女哲学家苏珊·朗格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
4. 谈谈你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
【答案】日常生活审美化指在当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一种直觉的审美追求,就是对大审美经济时代或体验经济时代的一种描述。日常生活审美化本质上乃是通过商品消费来产生感性体验的愉悦。最美好的生活应该是使人产生完整的愉快体验的生活,大审美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一种精神享受,追求一种快乐、幸福的体验,追求一种审美气氛。
5. 简要说明物质环境美的主要内容。
【答案】概括起来进,社会美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美能够培养人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人的尊严意识和高尚情操;
(2)社会美能够赋予人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
(3)对社会美的欣赏使人更加热爱生活。社会美能够激励人去积极地追求、创造美的生活,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
6. 简述现实丑与艺术丑的关系。
【答案】现实丑与艺术丑的关系表现为:
(1)现实丑与艺术丑的联系
①艺术丑是对现实丑的描写
艺术丑是艺术美的重要类型,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占有特殊地位。艺术丑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丑在艺术中的反映。这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对现实丑的肯定,另一类是对现实丑的否定。其中,对丑的肯定经历了由肯定其威力巨大到肯定其个性伟大的转变; 对开的否定则经历了由否定其外在形象的开,到否定其内在的恶,再到否定其本质的假的转变。
②现实丑是艺术审美批判的基础
由于发展变化是事物的基本特征,所以美与丑也可以互相转化。自然丑、生活丑经艺术的再创造可以转化为艺术美,给人以愉悦之感。当它转化为艺术之后它的背后就隐藏着艺术家对美的
歌颂与揭示。艺术丑包含着艺术家正确的审美批判。抑恶扬善是艺术美的道德准则,揭示生活中的丑恶,最有力的方式就是塑造艺术丑。
(2)现实丑和艺术丑的区别
①现实中的只只有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赋予其一定的含义,才能称为艺术开。
②艺术中的丑可以使美个性化,可以使善回归; 现实丑虽然对人的感官刺激是负面的,但对人的意义却并不是仅限于负面影响。自然界的丑更能刺激人类的感官系统,激发人类的求知欲、好奇心与陌生感,丰富人的内心精神世界。社会生活中的丑则更具独特性、深刻性,也更富人文价值。
③当现实丑通过艺术加工成为艺术丑的时候,它就典型化了。这种艺术典型,并不是对丑的讴歌或赞颂,而是对它的无情嘲弄与否定。这种否定可以使人们追求美的愿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产生美感。
7. 简述自然的美与人生活的联系。
【答案】(1)作为人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是为人们提供生活资料的来源
它们是人类生活,劳动所小可缺少的东西。正是由于人和自然建立了这种广阔的联系,人才小仅对那此改造过的自然,而且也对一些未经改造的自然产生兴趣。
(2)未经改造的自然美和生活实践的联系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即形式美的问题
①形式美是从体现一定内容的美的形式中概括出来的。
②由于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直接感受到的是美的事物的形式,经过成千上万次的重复,人们仅仅看见美的事物的“样子”(形式)而不去考虑它的内容,便能引起美感。
(3)自然美的某些特征还可以与人的性格品质相似
①中国古代画论中有不少论述自然美与生活的客观联系。
②同一自然事物有多种属性、特征,其中有的特征是美的,有的特征却是丑的。
③自然事物与生活的联系,还表现在同一自然事物的同一自然属性,在不同条件下可以成为美的或丑的。所以在评价自然美的时候,如果脱离开自然与生活的客观联系,就会失去客观依据。
8. 简述美感的潜伏功利性。
【答案】(1)美感的潜伏功利性
①美感作为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形象的直接性和情感的愉悦性的统一,是有社会功利目的的。
②美感功利性的来源:美的对象的功利性和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
③美感功利性是在非功利性后面潜伏着的
美感的社会功利性是由事物的实用性发展而来的,某种事物一旦获得审美价值之后,人们可以力求仅仅为了这一价值而去获得这一事物,而忘掉这事物的价值的来源,甚至连想都不想一下。这也只是说明美感的功利性是潜伏的,蕴含在愉悦性之中。
④美感的社会功利内容集中地表现在它的物化形态的艺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