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834园林植物学之园林树木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834园林植物学之园林树木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 2
2018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834园林植物学之园林树木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 7
2018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834园林植物学之园林树木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 11
2018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834园林植物学之园林树木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 16
2018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834园林植物学之园林树木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 20
一、名词解释
1. 种
【答案】“种”也称物种,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这种类群的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近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后代而使种族延续,它们在自然界中又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种作为分类上的基本单位,种间最重要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2. 耐盐植物
【答案】“耐盐植物”指能从土壤中吸收盐分,但并不在体内积累而是将多余的盐分经茎叶上的盐腺排出体外(即泌盐作用)的一类植物。有分布于干旱地区和湿地的类型,如柽柳、红树、大米草、二色补血草等。
3. 剪口芽
【答案】“剪口芽”是指修剪树木的延长枝时,斜切面与芽的方向相反,其上端与芽端相齐,下端与芽之腰部相的发枝趋向齐。
4. 植物分类学
【答案】“植物分类学”是对各种植物进行描述、记载、鉴定、分类和命名的各种应用植物学相关的基础科学,是研究园林绿化建设学科应具备的基础。
5. 阳性植物
【答案】“阳性植物”指全日照下生长良好,而不能忍受荫蔽(弱光条件下生长不良)的一类植物。阳性植物的细胞壁较厚,细胞体积较小,木质部和机械组织发达,叶表有厚角质层;叶的栅栏组织发达,常有2〜3层;叶绿素a 与叶绿素b 的商较大,气孔数目较多,细胞液浓度高,叶的含水量较低。
6. 花芽分化
【答案】“花芽分化”指植物生长点由营养生长开始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分化过程。树木花芽分化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花芽分化是指形态分化;广义的花芽分化,包括生理分化、形态分化、花器的形成与完善直至性细胞的形成。
二、简答题
7. 什么叫适地适树,都有哪几条途径?
【答案】对一个城市或地区进行树种规划,要在树种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按照园林树木的规划原则来进行,其中一项最基本的原则就是“适地适树”。
(1)适地适树:指根据气候、土壤等生境条件来选植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使栽植树种的生态系特性与栽植地立地条件相适应。
(2)适地适树的实施途径
应用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是指本地区原有天然分布的树种,对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用来造林容易成功。选用“乡土树种”是最通常的做法,这样可以保证树种对本地风土条件的适应性。
选树适地
“选树适地”指选择一些适合本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的树种。
选地适树
“选地适树”指选择一些适合某些具有特殊观赏特性树种的地方来种植这些树木,以增加园林的观赏美。
改地适树
“改地适树”,即当栽植地段的环境条件有某些不适合所选观赏树种的生态学特性时,需要在施工中、养护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不适合的环境条件,使之适应栽植树种生长的基本需求,如整地、灌溉、换土、排水、施肥、遮阴、覆盖等都是改善立地条件使之适合于树木生长的有力措施。
改树适地
“改树适地”,即当“地”和“树”在某些方面不相适应时,无法通过对环境条件的改善来调整,只能通过选种、引种、育种及驯化等方法改变树种的某些生态特性,以适应特定环境的生长。如通过抗性育种以增强树种的抗寒性、耐旱性或抗污染性等,以适应在寒冷、干旱及污染的环境中生长,还可通过选用适应性广、抗性强的砧木来嫁接,以扩大适栽范围。
8. 比较浙江樟与细叶香桂的区别。
【答案】浙江樟与细叶香桂的区别如下表:
9. 蔷薇科分为哪四个亚科?并简述它们的区别?
【答案】蔷薇科为草本或木本,有刺或无刺。单叶或复叶,多互生;通常有托叶。花两性,整齐,单生或排成伞房、圆锥花序;花萼基部多少与花托愈合成碟状或坛状萼管,萼片和花瓣常
5枚;雄蕊多数(常为5之倍数),着生于花托(或萼管)的边缘;心皮1至多数,离生或合生,子房上位,有时与花托合生成子房下位。瞢荚果、瘦果、核果或梨果。种子一般无胚乳,子叶出土。
(1)蔷薇科可分为
绣线菊亚科
;蔷薇亚科
;梨亚科;李亚科。
(2)四个亚科的区别
绣线菊亚科:叶多为单叶稀复叶,无托叶,稀有托叶;花离心皮雌蕊,子房上位;果为开裂之瞢荚果或蒴果;
蔷薇亚科:叶多为复叶,互生有托叶;花离心皮雌蕊,子房上位,生于隆起呈头状的花托上或生于凹下呈袋状或壶状的花托内;果为瘦果或核果;
苹果亚科:叶多为单叶,少复叶,互生有托叶;花复雌蕊,子房下位或周位,花托参与果实形成;果为梨果;
李亚科:叶为单叶有托叶,互生;花为单雌蕊,子房上位;果为核果。
10.落叶树的物候期分几个时期?
【答案】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长期适应某种周期变化的环境,形成与之相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有规律变化的习性,即生物的生命活动能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人们可以通过其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来认识气候的变化,所以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为“物候期”。
由于温带地区的气候在一年中有明显的四季,所以,温带落叶树木的物候季相变化尤为明显。落叶树木的年周期可明显地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即从春季开始萌芽生长,至秋季落叶前为生长期;树木在落叶后,至翌年萌芽前,为适应冬季低温等不利的环境条件,处于休眠状态,为休眠期。在生长期和休眠期之间,又各有一个过渡期,即从生长转入休眠期和从休眠转入生长期。现将落叶树木物候的4个时期分述如下:
(1)休眠转入生长期
这一时期处于树木将要萌芽前,即自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C 以上起,到芽膨大待萌时止。树木休眠的解除,通常以芽的萌发作为形态标志,而生理活动则更早。树木由休眠转人生长,要求一定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
(2)生长期
从树木萌芽生长至落叶,即包括整个生长季,这一时期在一年中所占的时间较长。在此期间,树木随季节变化,会发生极为明显的变化,如萌芽、抽枝展叶或开花、结实等,并形成许多新器官(如叶芽或花芽等)。萌芽常作为树木生长开始的标志;其实根的生长比萌芽要早。每种树木在生长期中,都按其固定的物候顺序通过一系列的生命活动。
(3)生长转人休眠期
秋季叶片自然脱落是树木进入休眠的重要标志。在正常落叶前,新梢必须经过组织成熟过程,才能顺利越冬。早在新梢开始自下而上加粗生长时,就逐渐开始木质化,并在组织内贮藏营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