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712新闻传播史论之《新闻理论》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3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媒介的个性
【答案】新闻媒介的个性是指某一新闻媒介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与其他新闻媒介的不同之处。包括:以新闻报道的迅速及时见长,尽可能作现场报道、发表独家新闻; 以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公正取胜; 以发表具有独到见解的评论为世人瞩目; 以编排的新颖活泼、具有独创性显得抢眼; 以社区新闻、国际新闻或煽情新闻来显示个性。
2. 媒介融合
【答案】“媒介融合”CMediaConvergence 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夕,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等; 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换言之,“媒介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小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小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媒体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媒介发展的理念,是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的基础上的传统媒体的有机整合,这种整合体现在两个方面:技术的融合和经营力一式的融合。
3. 收受自由
【答案】收受自由,是指人们拥有通过仟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新闻活动的共同主体一一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一一是新闻自由的主体,但所有的人在本质上既是传播主体又是收受主体。收受自由,是指收受者在新闻传播中所享有的自由权利。现代新闻自由把关注的焦点部分地转向了收受者,强调收受者应享有新闻自由权,包括知晓权与知情权、交流权与对话权、更正权与答辩权三种重要权利。
4. 新闻建构理论
【答案】新闻建构理论是从“拟态环境”的概念中转化过来的。新闻建构理论认为,受众头脑中的现实世界就是大众传媒通过持续不断的新闻报道建构出来的。这种建构出来的现实世界并不是虚构的,在微观层面上,每一条新闻可能都是真实的或接近于真实。但新闻报道把某些事实凸显出来,遮蔽某些事实,从而来完成建构。新闻建构是各种力量和各种意识形态博弈的结果。与拟态环境理论相比,新闻建构理论更强调新闻建构者的自觉意识。
第 1 页,共 10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