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流师(二级)题库>生产物流管理题库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家乐福物流选址案例"每次家乐福进入一个新的地方,都只派1个人来开拓市场。进台湾家乐福只派了1个人,到中国内地也只派了1个人。"9月11日,家乐福的企划行销部总监罗定中用这句令记者吃惊不已的话做他的开场白。罗定中解释说,这第一个人就是这个地区的总经理,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一位本地人做他的助理。然后,这位空投到市场上的光杆总经理,和他唯一的员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市场调查。他们会仔细地去调查当时其他商店里有哪些本地的商品出售,哪些产品的流通量很大,然后再去与各类供应商谈判,决定哪些商品会在将来家乐福店里出现。一个庞大无比的采购链,完全从零开始搭建。这种进入市场的方式粗看难以理解,但却是家乐福在世界各地开店的标准操作手法。这样做背后的逻辑是,一个国家的生活形态与另一个国家生活形态经常是大大不同的。在法国超市到处可见的奶酪,在中国很难找到供应商;在台湾地区十分热销的槟榔,可能在上海一个都卖不掉。所以,国外家乐福成熟有效的供应链,对于以食品为主的本地家乐福来说其实意义不大。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了解当地,从当地组织采购本地人熟悉的产品。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后,短时间内家乐福便在相距甚远的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开出了大卖场,就是因为他们各自独立地发展出自己的供应商网络。根据家乐福自己的统计,从中国本地购买的商品占了商场里所有商品的95%以上,仅2000年采购金额就达15亿美元。除了已有的上海、广东、浙江、福建以及胶东半岛等各地的采购网络,家乐福还分别在中国的北京、天津、大连、青岛、武汉、宁波、厦门、广州及深圳开设区域化采购网络。十字路口的商圈。这个"空降兵"的落点注定是十字路口,因为Canefour的法文意思就是十字路口,而家乐福的选址也不折不扣地体现这一个标准--所有的店都开在了路口,巨大的招牌500m开外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而一个投资几千万元的店,当然不会是拍脑袋想出的店址,其背后精密和复杂的计算,常令行业外的人士大吃一惊。根据经典的零售学理论,一个大卖场的选址需要经过几个方面的详细测算:第一,就是商圈内的人口消费能力。中国目前并没有现有的资料可资利用,所以店家不得不借助市场调研公司的力量来收集这方面的数据。有一种做法是以某个原点出发,测算5min的步行距离会到什么地方,然后是10min步行会到什么地方,最后是15min会到什么地方。根据中国的本地特色,还需要测算以自行车出发的小片、中片和大片半径,最后是以车行速度来测算小片、中片和大片各覆盖了什么区域。如果有自然的分隔线,如一条铁路线,或是另一个街区有一个竞争对手,商圈的覆盖就需要依据这种边界进行调整。第二,需要对这些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计算这片区域内各个居住小区的详尽的人口规模和特征的调查,计算不同区域内人口的数量和密度、年龄分布、文化水平、职业分布、人均可支配收入等许多指标。家乐福的做法还会更细致一些,根据这些小区的远近程度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再划定重要销售区域和普通销售区域。第三,就是需要研究这片区域内的城市交通和周边的商圈的竞争情况。如果一个未来的店址周围有许多的公交车,或是道路宽敞,交通方便。那么销售辐射的半径就可以大为放大。上海的大卖场都非常聪明,例如,家乐福古北店周围的公交线路不多,家乐福就干脆自己租用公交车定点在一些固定的小区间穿行,方便这些离得较远的小区居民上门一次性购齐一周的生活用品。当然未来潜在销售区域会受到很多竞争对手的挤压,所以家乐福也会将未来所有的竞争对手计算进去。传统的商圈分析中,需要计算所有竞争对手的销售情况,产品线组成和单位面积销售额等情况,然后将这些估计的数字从总的区域潜力中减去,未来的销售潜力就产生了。但是这样做并没有考虑到不同对手的竞争实力,所以有些商店在开业前索性把其他商店的短处摸个透彻,以打分的方法发现他们的不足之处,如环境是否清洁、哪类产品的价格比较高、生鲜产品的新鲜程度如何等,然后依据这种精确制导的调研结果进行对策研究。当然一个商圈的调查并不会随着一个门店的开张而结束。家乐福的一份资料指出,顾客中有60%的顾客年龄在34岁以下,70%是女性,其中有28%的人走路来,45%通过公共汽车而来。所以很明显,大卖场可以依据这些目标顾客的信息来微调自己的商品线。能体现家乐福用心的是,家乐福在上海的每家店都有小小的不同。在虹桥门店,因为周围的高收入群体和外国侨民比较多,其中外国侨民占到了家乐福消费群体的40%,所以虹桥店里的外国商品特别多,如各类葡萄酒、各类泥肠、奶酪和橄榄油等,而这都是家乐福为了这些特殊的消费群体特意从国外进口的。南方商场的家乐福因为周围的居住小区比较分散,干脆开了一个迷你shoppingmall,在商场里开了一家电影院和麦当劳,增加自己吸引较远处的人群的力度。青岛的家乐福做得更到位,由于顾客中有15%是韩国人,干脆就做了许多韩文招牌。高流转率与大采购超市零售业的一个误区是,总以为大批量采购压低成本是大卖场修理其他小超市的法宝,但是这其实只是"果"而非"因"。商品的高流通性才是大卖场真正的法宝。相对而言,大卖场的净利率非常低,一般来说只有2%~4%,但是大卖场获利不是靠毛利高而是靠周转快。大批量采购只是所有商场商品高速流转的集中体现而已。而体现高流转率的具体支撑手段,就是实行品类管理,优化商品结构。根据沃尔玛与宝洁的一次合作得出数据,品类管理的效果使销售额上升32.5%,库存下降46%,周转速度提高11%。而家乐福也完全有同样的管理哲学。据罗定中介绍,家乐福选择商品的第一项要求就是要有高流转性。例如,一个商品上了货架走得不好,家乐福就会把它30cm的货架展示缩小到20cm。如果销售数字还是上不去,陈列空间再缩小10cm。如果没有任何起色,那么宝贵的货架就会让出来给其他的商品。家乐福这些方面的管理工作全部由计算机来完成,对由POS机实时收集上来的数据进行统一的汇总和分析,对每一个产品的实际销售情况、单位销售量和毛利率进行严密的监控。这样做,使得家乐福的商品结构得到充分的优化,完全面向顾客的需求,减少了很多资金的搁置和占用。涉及具体营运的管理,罗定中特意用"Re-tailisDetail"这句简洁无比的英语来解释。以生鲜食品为例,流过的每一个过程点都要加一个控制点,从农田里采摘上来,放在车上,放在冷库里,放到商场货架上,全都要加以整理剔除和品质控制。然后,生鲜食品放在货架上被第一批顾客采购了以后,还要进一步的整理。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对一些细节进行特别的关注。家乐福在这方面发展出一套非常复杂的程序和规则。例如,食品进油锅的时候油温是多少,切开后肉类保鲜的温度是多少,多长时间必须要进行一次清理货架,商品的贴标签和商品新鲜度的管理,全都有详细的规定,用制度以确保自己"新鲜和质量"的卖点不会走样变形。为了使制度能够被不折不扣地执行,员工的培训也完全是从顾客的角度出发的,让他们把自己当成消费者来进行采购,结果当他们看到乱成一团的蔬菜,自己也不愿意买,终于对管理制度有了深刻的理解。

下列关于金融衍生产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按交易主体划分,期权可分为买方期权和卖方期权两类","远期合约到期不一定必须履行","期货价格则是通过公开竞价而达成的","远期合约是现金交易,买方和卖方达成协议在未来的某一特定日期交割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商品"] 一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为草绿色链球菌,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氨苄西林加庆大霉素","青霉素加链霉素","头孢氨苄","万古霉素","红霉素"] 下列关于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头脑风暴法适用于充分发挥专家意见,在风险识别阶段进行定性分折","流程图分析法适用于对企业生产或经营中的风险及其成因进行定性分析","情景分析法适用于通过模拟不确定性情景,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风险评估系图适用于对不确定性投资方案期望收益的定量分析"] 甲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客运公司,其业务涉及全国20多家大中型城市。2012年,公司在客运过程中发生事故5起。根据专家建议,公司欲对事故发生以后,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以减轻事故严重性的影响,对多种可能后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则该股份有限公司适用的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是()。 ["敏感性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统计推论法","风险评估系图法"] 男性,心脏联合瓣膜病15年,发热2个月,体温为37.2~37.6℃,畏食,消瘦,贫血貌。首选() ["胸部X线","血培养","测定血红蛋白","心肌酶检查","免疫学检查"]

家乐福物流选址案例"每次家乐福进入一个新的地方,都只派1个人来开拓市场。进台湾家乐福只派了1个人,到中国内地也只派了1个人。"9月11日,家乐福的企划行销部总监罗定中用这句令记者吃惊不已的话做他的开场白。罗定中解释说,这第一个人就是这个地区的总经理,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一位本地人做他的助理。然后,这位空投到市场上的光杆总经理,和他唯一的员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市场调查。他们会仔细地去调查当时其他商店里有哪些本地的商品出售,哪些产品的流通量很大,然后再去与各类供应商谈判,决定哪些商品会在将来家乐福店里出现。一个庞大无比的采购链,完全从零开始搭建。这种进入市场的方式粗看难以理解,但却是家乐福在世界各地开店的标准操作手法。这样做背后的逻辑是,一个国家的生活形态与另一个国家生活形态经常是大大不同的。在法国超市到处可见的奶酪,在中国很难找到供应商;在台湾地区十分热销的槟榔,可能在上海一个都卖不掉。所以,国外家乐福成熟有效的供应链,对于以食品为主的本地家乐福来说其实意义不大。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了解当地,从当地组织采购本地人熟悉的产品。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后,短时间内家乐福便在相距甚远的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开出了大卖场,就是因为他们各自独立地发展出自己的供应商网络。根据家乐福自己的统计,从中国本地购买的商品占了商场里所有商品的95%以上,仅2000年采购金额就达15亿美元。除了已有的上海、广东、浙江、福建以及胶东半岛等各地的采购网络,家乐福还分别在中国的北京、天津、大连、青岛、武汉、宁波、厦门、广州及深圳开设区域化采购网络。十字路口的商圈。这个"空降兵"的落点注定是十字路口,因为Canefour的法文意思就是十字路口,而家乐福的选址也不折不扣地体现这一个标准--所有的店都开在了路口,巨大的招牌500m开外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而一个投资几千万元的店,当然不会是拍脑袋想出的店址,其背后精密和复杂的计算,常令行业外的人士大吃一惊。根据经典的零售学理论,一个大卖场的选址需要经过几个方面的详细测算:第一,就是商圈内的人口消费能力。中国目前并没有现有的资料可资利用,所以店家不得不借助市场调研公司的力量来收集这方面的数据。有一种做法是以某个原点出发,测算5min的步行距离会到什么地方,然后是10min步行会到什么地方,最后是15min会到什么地方。根据中国的本地特色,还需要测算以自行车出发的小片、中片和大片半径,最后是以车行速度来测算小片、中片和大片各覆盖了什么区域。如果有自然的分隔线,如一条铁路线,或是另一个街区有一个竞争对手,商圈的覆盖就需要依据这种边界进行调整。第二,需要对这些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计算这片区域内各个居住小区的详尽的人口规模和特征的调查,计算不同区域内人口的数量和密度、年龄分布、文化水平、职业分布、人均可支配收入等许多指标。家乐福的做法还会更细致一些,根据这些小区的远近程度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再划定重要销售区域和普通销售区域。第三,就是需要研究这片区域内的城市交通和周边的商圈的竞争情况。如果一个未来的店址周围有许多的公交车,或是道路宽敞,交通方便。那么销售辐射的半径就可以大为放大。上海的大卖场都非常聪明,例如,家乐福古北店周围的公交线路不多,家乐福就干脆自己租用公交车定点在一些固定的小区间穿行,方便这些离得较远的小区居民上门一次性购齐一周的生活用品。当然未来潜在销售区域会受到很多竞争对手的挤压,所以家乐福也会将未来所有的竞争对手计算进去。传统的商圈分析中,需要计算所有竞争对手的销售情况,产品线组成和单位面积销售额等情况,然后将这些估计的数字从总的区域潜力中减去,未来的销售潜力就产生了。但是这样做并没有考虑到不同对手的竞争实力,所以有些商店在开业前索性把其他商店的短处摸个透彻,以打分的方法发现他们的不足之处,如环境是否清洁、哪类产品的价格比较高、生鲜产品的新鲜程度如何等,然后依据这种精确制导的调研结果进行对策研究。当然一个商圈的调查并不会随着一个门店的开张而结束。家乐福的一份资料指出,顾客中有60%的顾客年龄在34岁以下,70%是女性,其中有28%的人走路来,45%通过公共汽车而来。所以很明显,大卖场可以依据这些目标顾客的信息来微调自己的商品线。能体现家乐福用心的是,家乐福在上海的每家店都有小小的不同。在虹桥门店,因为周围的高收入群体和外国侨民比较多,其中外国侨民占到了家乐福消费群体的40%,所以虹桥店里的外国商品特别多,如各类葡萄酒、各类泥肠、奶酪和橄榄油等,而这都是家乐福为了这些特殊的消费群体特意从国外进口的。南方商场的家乐福因为周围的居住小区比较分散,干脆开了一个迷你shoppingmall,在商场里开了一家电影院和麦当劳,增加自己吸引较远处的人群的力度。青岛的家乐福做得更到位,由于顾客中有15%是韩国人,干脆就做了许多韩文招牌。高流转率与大采购超市零售业的一个误区是,总以为大批量采购压低成本是大卖场修理其他小超市的法宝,但是这其实只是"果"而非"因"。商品的高流通性才是大卖场真正的法宝。相对而言,大卖场的净利率非常低,一般来说只有2%~4%,但是大卖场获利不是靠毛利高而是靠周转快。大批量采购只是所有商场商品高速流转的集中体现而已。而体现高流转率的具体支撑手段,就是实行品类管理,优化商品结构。根据沃尔玛与宝洁的一次合作得出数据,品类管理的效果使销售额上升32.5%,库存下降46%,周转速度提高11%。而家乐福也完全有同样的管理哲学。据罗定中介绍,家乐福选择商品的第一项要求就是要有高流转性。例如,一个商品上了货架走得不好,家乐福就会把它30cm的货架展示缩小到20cm。如果销售数字还是上不去,陈列空间再缩小10cm。如果没有任何起色,那么宝贵的货架就会让出来给其他的商品。家乐福这些方面的管理工作全部由计算机来完成,对由POS机实时收集上来的数据进行统一的汇总和分析,对每一个产品的实际销售情况、单位销售量和毛利率进行严密的监控。这样做,使得家乐福的商品结构得到充分的优化,完全面向顾客的需求,减少了很多资金的搁置和占用。涉及具体营运的管理,罗定中特意用"Re-tailisDetail"这句简洁无比的英语来解释。以生鲜食品为例,流过的每一个过程点都要加一个控制点,从农田里采摘上来,放在车上,放在冷库里,放到商场货架上,全都要加以整理剔除和品质控制。然后,生鲜食品放在货架上被第一批顾客采购了以后,还要进一步的整理。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对一些细节进行特别的关注。家乐福在这方面发展出一套非常复杂的程序和规则。例如,食品进油锅的时候油温是多少,切开后肉类保鲜的温度是多少,多长时间必须要进行一次清理货架,商品的贴标签和商品新鲜度的管理,全都有详细的规定,用制度以确保自己"新鲜和质量"的卖点不会走样变形。为了使制度能够被不折不扣地执行,员工的培训也完全是从顾客的角度出发的,让他们把自己当成消费者来进行采购,结果当他们看到乱成一团的蔬菜,自己也不愿意买,终于对管理制度有了深刻的理解。

参考答案:

1.本案例中,家乐福快速扩张策略表现在其选址布局的策略上。家乐福选址的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卖场通常选择在十字路口,尽量考虑扩大销售辐射半径;二是选址时需详细测算商圈内人口消费能力和特点,详细研究区域内的城市交通和周边的商圈的竞争情况;三是实行区域化采购策略,适应区域内消费者消费需求。这个从一个"空降兵"开始出发的事业,现在已经变成了15个城市里27个商场,转眼间将家乐福的旗帜插上中国各个消费中心城市的制高点。由此看来,沃尔玛经典的"以速度抢占市场"哲学,被家乐福抢了先机。
2.家乐福的管理哲学:家乐福选择商品的第一项要求就是要有高流转性。家乐福这些方面的管理工作全部由电脑来完成,由POS机实时收集上来的数据进行统一的汇总和分析,对每一个产品的实际销售情况,单位销售量和毛利率进行严密监控。这样做,使得家乐福的商品结构得到充分优化,完全面向顾客的需求,减少了很多资金的搁置和占用。流过的每一个过程点都要加一个控制点,都需要对一些细节进行特别关注。家乐福在这方面发展出一套非常复杂的程序和规则。为了使制度能够被不折不扣的执行,员工的培训也完全是从顾客的角度出发的,让他们把自己当成消费者来进行采购,结果当他们看到乱成一团的蔬菜,自己也不愿意买,终于对管理制度有了深刻的理解。
3.物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1)外部因素:1)土地的可得性和成本;2)交通的便利性;3)政治及经济因素;4)劳动力因素;5)货品供应和需求市场因素。(2)内部因素。首先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适应。其次,物流中心的选址和数量受到企业的产品特点、销售区域、营销策略等因素的影响。
4.企业选址常采用:(1)专家选择法;(2)解析法;(3)启发式方法;(4)仿真方法;(5)综合因素评价法。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