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跨专业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复杂样品分析中,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除用掩蔽的方法外,通常采用哪几种分离的手段(举出四种以上的方法)?并叙述物质分析的一般步骤。
【答案】主要分离手段有:沉淀,萃取,离子交换,蒸馏,膜分离等。物质分析的一般步骤是:样品采集,制备,分解,分离测试,结果计算。
2. 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基准物质,既可标定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又可标定高氯酸标准溶液的浓度,为什么?写出各标定反应和浓度计算关系式,并说明各标定反应使用什么指示剂及终点颜色变化?
【答案】(1)
标定酸,亦可用于标定碱。
(2)标定
时,发生反应答:
到达滴定终点时,酚酞由无色变为微红色。NaOH 的浓度表达式为答:
标定
时,发生的反应为
终点时,结晶紫由紫红变为纯蓝,
浓度表达式为:
3. 电极电位与离子活度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能斯特方程式表示
在电位法分析中,为什么利用此关系测得的是浓度而不是活度?最主要的实验措施是什么?电位法与电位滴定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
在实验过程中加入了“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使活度系数固定,因此测定的是浓度。主要实验措施就是加入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
电位法是测量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并利用能斯特方程直接求得被测离子浓度;而电位滴定法
第 2 页,共 27 页
既有酸性基团一COOH , 又有碱性基团一COOK ,所以它既可用于
是利用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变化来指示滴定分析的终点。
4. 利用莫尔法可以测定未知液中的或可以测定或 5.
淀,为什么所得沉淀的类型不同?
【答案】因为5.5, 所以虽然两者的
吗?为什麽?
【答案】不可以,因为有强烈的吸附作用,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两者的
相差不大,但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沉
和形成晶核的临界均相过饱和比为1000, AgCl 的临界均相过饱和比则为基本相等,但当加入沉淀剂时
不易超过其Q/S, 不致产生太多的晶
核,故生成较大的沉淀颗粒;AgCl 则容易超过其Q/S,易形成大量的晶核,所以沉淀颗粒非常微小,而形成凝乳状沉淀。
6. 请设计用EDTA 滴定法分析含有
如酸度,掩蔽剂、指示剂等)。已知条件如下所示:
【答案】(1)由已知条件可知,与EDTA 的结合力变为亮黄色。根据EDTA 的消耗量求出基四胺缓冲溶
液调节PH 为5〜6之间,补加二甲酚橙指示剂,用EDTA 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根据EDTA 的消耗量计算
含量。
标准溶液测出总量。
(3)另取一份待测溶液,用六甲基四胺缓冲溶液调节PH 为5〜6之间,加入一定过量的EDTA , 使三种离子全部参加反应。再加入二甲酚橙指示剂,用
的含量,因为此时
和
混合离子的溶液(写出主要步骤和重要条件,
所以准确量取一定量的待不与EDTA 反应。
再用六亚甲
测液,用硫酸调节PH 为1左右,加入二甲酚橙指示剂,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使溶液由紫红色
(2)在上述溶液中,用氨溶液调节上述溶液至碱性,加入KCN 溶液掩蔽
二、计算题
7. pH=5.00时,用
(1)终点误差为多少? (2)若终点时溶液
中含有
pH=5.00时,
,
【答案】(1)条件稳定常数为:
于是可以求得:
这样,终点误差为:
第 3 页,共 27 页
滴定同浓度的以X0为指示剂。问:
这时的终点误差又为多少?已
知
的配合物
的
(2)当
此时的条件稳定常数为:
同(1)一样可以求得:
这时的终点误差为:
8. 计算25°C 时,当
进行反应的方向。(已知
:
分
)
【答案】已知半电池反应
由于
故
当
. 时
当pH=8.00时,
因为
所以能发生
第 4 页,共 27 页
的副反应常数为:
时,电对的条件电位,并判断与
别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