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OSI 参考模型中,直接为会话层提供服务的是( )
A. 应用层
B. 表示层
C. 传输层
D. 网络层
【答案】C
【解析】OSI 参考模型中,下层直接为上层提供服务,而会话层的下层为传输层。
2. PC 机所配置的显示器,若显示控制卡上刷存容量是1MB ,则当采用800×600的的分辨率模式时,每个像素最多可以有( )种不同颜色。
A.256
B.65536
C.16M
D.4096
【答案】B
3. 某时刻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1
此时的安全序列是( )。
A.P1, P2, P3, P4
B.P1, P3, P2, P4
C.P1, P4, P3, P2
D. 不存在
【答案】D
【解析】典型的死锁避免算法,银行家算法的应用。银行家算法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点知识单元,考生对此应该非常熟悉,本题并无难点。分析一下表2,可以看到,经过P1, P4的运行以后,可用资源是2, 2,1,而P2, P3所需资源分别是1,3, 2和1,3,1。所以剩余资源已经不够
P2或P3的分配,亦即找不到能够安全运行的序列,因此此时是处于不安全状态,所以不存在这样的安全序列。
表
2
4. 操作系统的I/O子系统通常由四个层次组成,每一层明确定义了与邻近层次的接口。其合理的层次组织排列顺序是( )。
A. 用户级I/O软件、设备无关软件、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B. 用户级I/O软件、设备无关软件、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
C. 用户级I/O软件、设备驱动程序、设备无关软件、中断处理程序
D. 用户级I/O软件、中断处理程序、设备无关软件、设备驱动程序
【答案】A 。
【解析】对于一次设备的调用,操作系统为用户准备了系统调用的接口,当用户使用设备时,首先在用户程序中发起一次系统调用,操作系统的设备无关层软件接到该调用请求后调用处理程序进行处理,根据调用格式和形参,再转到相应的设备驱动程序去处理;大部分设备在运行时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设备驱动程序会以中断方式驱动设备,即设置好控制寄存器参数和中断向量等参数后阻塞自己;当设备准备好或所需数据到达后设备硬件发出中断,设备驱动程序唤醒,将数据按上述调用顺序逆向回传到用户程序中,或继续驱动设备执行下一条指令。因此,I/O软件从上到下分为四个层次:用户层、与设备无关的软件层、设备驱动程序以及中断处理程序。
5. 下列文件物理结构中,适合随机访问且易于文件扩展的是( )。
A. 连续结构
B. 索引结构
C. 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定长
D. 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变长
【答案】B
【解析】连续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缺点是不易于文件扩展,不易随机访问。链式结构的优点是文件易于扩展,缺点是不易随机访问。索引结构的优点是具有链式结构的优点并克服了它的缺点,可随机存取,易于文件扩展。
6. 下列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中,可能发生冲突的是( )
A.CDMA
B.CSMA
C.TDMAC
D.FDMA
【答案】B
【解析】介质访向控制协议中能够发生冲突的是CSMA 协议,答案为B 。
7. 采用指令Cache 与数据Cache 分离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低Cache 的缺失损失
B. 提高Cache 的命中率
C. 减低CPU 平均访问时间
D. 减少指令流水线资源冲突
【答案】D
【解析】指令流水线不会断流,预取过来的都是指令
8. 串行接口是指( )。
A. 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串行传送,接口与I /0设备之间串行传送
B. 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串行传送,接口与1/0设备之间并行传送
C. 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并行传送,接口与I/O设备之间串行传送
D. 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并行传送,接口与I/0设备之间并行传送
【答案】C
9. 设n 是描述问题规模的非负整数,下面程序片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其中,以基本的原操作重复执行的次数作为算法的时间度量。题目中的基本运算是 ,则有语句设其执行时间为T (n )
10.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3kHz ,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具有4种振幅的QAM 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
A.12kbps
B.24kbps
C.48kbps
D.96kbps
【答案】B
【解析】首先要根据信道有无噪声来确定是否采用奈奎斯特定理。解题难点在于离散数值的确定,先确定调制技术的码元数,此处为4个相位乘以4种振幅,共16种,即该通信链路的最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