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大学文学院813新闻传播业务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4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编后
【答案】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等,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它是一种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的编者按语,是编者依托报道有感而发的抒情、联想及议论性文字,旨在补充和深化报道或文稿的主题或中心思想,在帮助受众领会和理解其意的同时,增强其深度和力度,使报道或文稿锦上添花。
2. 电视专题评论
【答案】电视专题评论,又称电视评论片,是指报道类纪实型的电视专题片,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常用的节目形态。电视新闻专题片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较强,反映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明显纪实风格,不允许外加虚假操作。但同时讲究艺术性。电视新闻专题片与电视新闻一样,强调报道词与画面的有机组合,是“双主体”的并重关系。
3. 电视评论
【答案】电视评论是指在电视媒介上播发的评论。电视评论是新闻评论与电视媒介相结合的产物。在地位、作用、基本特点及一部分体裁、样式上,电视评论与包括报纸、广播评论在内的一般新闻评论具有相同或相近之外。但因电视媒介传播特点和传播手段、方式的特殊性,电视评论也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并由此产生或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评论体裁和评论样式,如口播评论、视听结合的评论。
4. 以事论理
【答案】以事论理,是指在论证中,先列举事实,再对该事实进行分析和评论。它要求一定是和本篇文章的道理相关的事例。这个事例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件,也可以是一组新统计的数据,还可以是一系列为人所知的现象。在列举事例时,要围绕主题简明扼要,不可过于冗长A y 嗦。
5. 社论版
【答案】社论版是指以专版的形式刊发社论,代表编辑部对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解读。社论版源于国外报纸,一般容纳三四篇社论,有时会刊登一些用随笔、诗歌、漫画等形式表现的“轻松社论”。近年来,很多国内报纸在改版过程中也增加了社论版,以增强自身的权威性,满足读者对意见信息的需求。
第 1 页,共 7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