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840经济学原理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选择题

1. 假设某国某年出现严重自然灾害,使当年所有农作物产量锐减,则会出现( )。

A. 总供给减少,价格水平上升,国民收入减少的滞胀现象 B. 总供给减少,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减少的经济衰退现象 C. 总需求减少,价格水平上升,国民收入减少的滞胀现象 D. 总需求减少,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减少的经济衰退现象 【答案】A

【解析】在严重自然灾害使农作物产量锐减时,会对总供给造成冲击,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一方面使农 产品价格上升,另一方面使供给减少,从而导致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衰退,出现滞胀,即 经济停止增长和通货膨胀并存。

2. 在哪种情况下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减弱? ( )

A. 实际利率很低 B. 名义利率很低 C. 实际利率很高 D. 名义利率很高 【答案】A

【解析】当实际利率很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会再下降,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将不会再上升,人,此时LM 曲线水平,变动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们更愿意持有货币,从而形成了“流动性陷阱”

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无效。

3. 下列哪一项不会引起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 )

A. 垄断利润 B. 行业工会加薪要求 C. 石油冲击 D. 货币供给过多 【答案】D

【解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中的成本包括工资和利润,石油由于是工业的原料,因此它也构成成本。货币供给过多会引起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4. 消费者起初是借贷者,实际利率上升后,消费者继续作为借贷者,则他的境况会( )。

A. 变好 B. 变差 C. 不变 D. 不一定 【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实际利率上升后,预算约束变得更陡,如果消费者继续作为借贷者,则在新的预算约束下所作的最优化选择在原有预算约束下是可以支付得起的,但它没有被选择,说明消费者更偏好原有预算约束下的选择,因此,这种变动使得消费者境况变差。

图 实际利率上升对消费者的影响

5. 一般而言,位于IS 曲线左下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属于( )

A. 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 B. 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 C. 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D. 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组合 【答案】A

【解析】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中,位于IS 曲线左下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意味着存在超额产品需求,即投资)储蓄。

二、计算题

6. 设某经济某一时期有1.75亿成年人,其中1.2亿人有工作,0.1亿人在寻找工作,0.45亿人没工作但也没在找工作。试求:(1)劳动力人数; (2)劳动力参与率; (3)失业率。 【答案】(1)就业者和失业者的总和称为劳动力,因此有:

劳动力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2+0.1=1.3(亿)

(2)(3)

7. 假定法定准备率是0.12,没有超额准备金,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

(1)假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

(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0.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存款准备率仍是0.12)

【答案】(1)本题中,没有考虑现金存款比率问题,因此,货币乘数是准备率的倒数。于是,货币供给M=C+D=1000+400/0.12≈1000+3333.33=4333.33(亿美元)。

,现金不变。则货币供(2)当准备金率提高到0.2,则存款变为D'=400/0.2=2000(亿美元)

,因此△M=M'-M=-1333.33(亿美元),即货币供给减少给为:M'=C+D'=1000+2000=3000(亿美元)1333.33亿美元。

(3)若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即基础货币增加10亿美元,则△M=10/0.1283.33,即货币供给增加83.33亿美元。 (亿美元)

8. 假定某国经济的总量生产函数为

(1)以实际下资表示的劳动力需求函数。 (2)以实际工资为自变量的产出表达式。

(3)根据豁性工资模型,假设名义工资固定在W=2,求总供给曲线方程。 【答案】(1)对

关于N 求偏导数有:

把K=32代入①式,得、

在均衡情况下,劳动力获得的工资等于边际劳动产量,即:

因此,实际工资为:

,且K=32,试求:

整理得到用实际工资表示的劳动力需求函数为:

(2)把K=32,

,代入产出函数

,求解得:

4

即以实际工资为自变量的产出表达式为y=40960/(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