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815旅游学概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概念解释

1. 旅游资源

【答案】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能够拉动旅游者来访的吸引力本源;

(2)表现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某一或某些事物同以它为核心所形成的活动环境有关:

(3)某一事物作为旅游资源的地位不是永恒的,它会随着对旅游者吸引力的消失而不再是旅游资源;

(4)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

2. 可进入性

【答案】可进入性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地同外界(特别是同主要客源市场地区)的交通联系以及该地内部交通条件的通畅和便利程度。便利的交通条件对于一个地区旅游开发的成功无疑至关重要。即使旅游资源自身的品质再好,品位再高,如果该地的交通运输问题得不到解决,其作为旅游吸引物和旅游对象物的市场价值也将难以实现。

3. 旅游出口

【答案】旅游出口是指国家接待国际入境旅游。旅游出口是一种无形贸易,在旅游出口中,旅游接待国所出口的是旅游产品一一即旅游者可在该国获得的旅游体验。旅游出口同有形的商品出口贸易相比有很多比较优势:诸如国际旅游业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国际旅游出口市场的多元化过程较容易; 换汇成本低等优势。因此旅游出口在国际创汇占有重要地位。

4. 旅游动机

【答案】旅游动机是指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意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或者是促使一个人有意于外出旅游的心理动因。旅游动机是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主观条件,包括旅游者身体、文化、社会交往、地位和声望等方面的动机。促发旅游动机产生的心理需要有两种:即探新求异的积极心理和逃避紧张现实的消极心理。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除有个人需要的动机和学习、态度、知觉以及人格等心理因素外,还有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年林、性别、社会阶级和微社会群体等外部因素。

5. 旅游收入

【答案】旅游收入是指在某一给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因接待来访的国内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实现的直接收入。旅游收入通常细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两个指标,含义如下:

(1)国内旅游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国内某一特定地区在给定时期内因接待国内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实现的直接收入。

(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是指给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接待入境来访的国际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实现的直接收入。

6. 旅游上层设施

【答案】旅游上层设施是指那些虽然也可供当地居民使用,但主要是供外来旅游者使用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兴建这些服务接待设施的初衷就是为了用于接待来访旅游者。如果没有外来旅游者,这些设施也便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在这个意义上,旅游上层设施主要包括宾馆饭店、旅游问讯中心、旅游商店、某些娱乐场所等。旅游上层设施的解释与划分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标准。依据旅游者对有关设施的依赖程度,将那些对于旅游者来说虽然可能也很重要,但并不是非依赖不可的娱乐服务设施,划归为旅游上层设施。依据有关设施的建设特点,将建造于地表之上的各类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划归为旅游上层设施。

二、简述题

7. 简述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

【答案】旅游动机是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意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或者是促使一个人有意于外出旅游的心理动因。美国著名的旅游学教授麦金托什提出,由众多具体需要所导致产生的旅游动机实际上可划作四种基本类型。麦金托什关于旅游动机基本类型的这一划分后来广为人们所引用。这四种基本类型的旅游动机包括:

(1)身体方面的动机

这方面的动机所反映的需要包括度假休养、参加体育活动、海滩消遣、娱乐活动,以及其他直接与身体保健有关的活动。

所有属于这方面的旅游动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通过开展与身体保健有关的活动去消除紧张。长时期的工作压力、城市环境的喧嚣、快节奏生活的紧张、各种日常应酬的繁琐等等,所有这一切不仅会造成人们身体的疲劳,而且会造成人们精神上的压抑和心理上的紧张。这不仅有损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不利于工作。因此,人们会为了解除身体的疲劳、消除精神的疲惫和心理压力而产生外出旅游度假的动机,通过到异域的宽松环境中开展与身体锻炼和保健有关的活动去消除身心紧张。

(2)文化方面的动机

属于这方面的旅游动机所反映的需要特点是,都希望了解异国他乡的情况,包括了解该地的音乐、艺术、民俗、舞蹈、绘u 及宗教等。基于这类动机而开展的旅游活动通常被称之为文化旅

游。国外也有人把基于这类动机的旅游活动称之为“软探险”旅游。

(3)人际(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

这是人们出于为了满足自己开展社会交往,保持同某些异域人群的接触这类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旅游动机类型,包括希望深入异国他乡去接触当地民众、探亲访友、逃避惯常的微社会环境、结识新朋友等等。

(4)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这方面的旅游动机主要涉及追求个人成就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属于这类动机的旅游活动包括洽谈商务、出席会议、考察研究、追求业余爱好以及外出修学等等。旅游者希望通过这类旅游活动的开展实现自己为人承认、引人注意、受人赏识、获得好名声等愿望。

8. 选择重点国际旅游客源市场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根据旅游产品需求函数模型,旅游目的地营销者在选择重点客源市场,特别是在选择重点客源国时,主要应就以下只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①有关该客源国居民出国旅游市场潜力的因素,即决定该国居民出国旅游人数、出游人天数以及旅游消费开支额大小的各种变量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该客源国的:人口规模; 人均收入水平或人均GDP ; 国民收入或财富分配状况(贫富差异状况); 国民受教育程度状况; 城市化程度; 人日年龄构成以及职业构成; 休假制度安排,特别是国民享有闲暇时间的数量。

②有关前往该东道国旅游的消费开支的影响因素。旅游者实现一次完整旅游经历所需支付的消费开支可分为两大类:

a. 影响交通运输费用大小的因素主要包括两国之间的旅行距离、旅途所需的时间以及旅途中的通常性开支等。

b. 影响在旅游目的国停留期间全部必需费用大小的因素主要包括该客源国与该东道国的相对消费水平、物价比率以及货币兑换率(汇率)等。

③有关该东道国旅游供给形象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可影响该客源国旅游消费者在所需开支大致相同的各旅游目的国之间进行选择的那些因素,其中包括:该东道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 该东道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可供参观游览的旅游景点或吸引物的数量; 该地旅游问讯服务的便利程度; 是否存在语言障碍及其程度; 该东道国与该客源国的历史文化联系; 该东道国的气候; 该东道国当地的交通和通讯服务情况; 该东道国的卫生与健康情况; 饮食适应情况; 住宿设施的便利情况; 在该地开展活动时的人流拥挤情况,等等。

(3)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构成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这一情况的出现是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我国与各客源地有关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客源市场的多元化并非意味着没有重点可以选择。选择重点客源市场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便于有重点地开展营销宣传,使有限的营销预算开支获得最佳的市场开发效益;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通过有重点地选择高质量的客源市场,在增大旅游收入的同时,尽可能减小因此而付出的社会代价。

就发展国际旅游业而言,强调有重点地选择客源市场并非意味着将会形成对某些客源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