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鲁东大学音乐理论综合之西方音乐史简编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音色音乐
【答案】20世纪大胆探寻新颖音色表现力的音乐创作类别。主要手法有:发掘传统乐器的新音色、改变传统演唱演奏手法获得的新音色、使用新的发声手段获得的新音色等,布列兹的《无主之锤》、利盖蒂的《大气》和潘德列茨基的《广岛受难者挽歌》是音色音乐的经典作品,其他在此领域探索的作曲家还有瓦雷兹、威伯恩、梅西安、诺诺、鲁托斯瓦夫斯基、泽纳基斯、克拉姆等。
2. 《培尔·金特》
【答案】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易卜生五幕诗剧而作的戏剧配乐,诗剧来自挪威传说,讲述了浪荡子培尔·金特一生的冒险经历,格里格的戏剧配乐有26个片段,后从中选取8段,组成两套组曲,集中了戏剧配乐中的精华,其中的“晨景”、“阿妮特拉之舞”、“在山妖宫殿中”和“索尔维格之歌”流传广泛。
3. 《黑桃皇后》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三幕歌剧,由作曲家之弟莫杰斯特根据普希金的小说撰台本,剧情为:青年军官赫尔曼与莉莎相爱,赫尔曼为获取赌牌必赢的秘诀,将莉莎的祖母老伯爵夫人吓死,伯爵夫人的鬼魂示以他赢牌的秘诀,令他倾其所有押牌,最终一败涂地在“黑桃皇后”上,赫尔曼绝望而死。歌剧严谨填密,主题贯穿发展的交响化手法娴熟,并运用了大量俄罗斯音乐素材,有较强的吸引力。
4. 布里顿
【答案】英国作曲家。年少时从布里奇学习音乐,1945年因歌剧《彼德. 格莱姆斯》的上演确立国际声誉。主要音乐成就在声乐音乐方面,除歌剧《比利·巴德》、《旋螺丝》外,还有清唱剧、合唱曲和大量歌曲,管弦乐作品较出名的有《安魂交响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等。创作风格以传统音乐风格为基础,融合20世纪各派之长。
5. 乐队协奏曲
【答案】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形式,由乐队演奏的协奏曲,没有独奏部分或任何附属的部分,托雷利1692年写作的6首乐队协奏曲开此体裁先河,1720年后逐渐与早期交响曲的发展合流。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的第3和第6首是出色的乐队协奏曲。
6. 《卡门》
【答案】法国作曲家比才取材于浪漫主义作家梅里美同名小说的歌剧,叙述了一个爱情悲剧:军官唐·何塞爱上美丽放荡的吉普赛女郎卡门,不但舍弃未婚妻,且加入卡门的走私团伙,但卡门很快移情于斗牛士艾斯卡米洛,绝望的唐·何塞杀害了卡门。歌剧题材探讨了爱情中激情与理智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西班牙风情浓郁,咏唱形式多以西班牙的歌舞音乐构成,如“哈巴涅拉”“塞吉迪亚”等,是一部长演不衰的歌剧。
二、简答题
7. 意大利早期歌剧的发展及特征。
【答案】(1)佛罗伦萨歌剧:
①第一部歌剧:是1597年上演,由利努契尼写剧本、佩里作曲的《达芙尼》(Dafne ),由于该作品的乐谱只留下残片,所以人们通常又把1600年上演,保留完整的,由利努契尼写脚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优丽狄茜》
(Euridice )作为最早的一部歌剧。
②早期歌剧的特征:脚本以希腊神话为基础,后来又加入历史题材。音乐部分采用通奏低音形
式,歌唱部分主要为吟唱的宣叙调形式,音域不宽,节奏自由,有少量的乐器伴奏,也使用合唱。
(2)罗马歌剧:
①代表人物及作品:罗马作曲家卡瓦莱里(E.Cavalieri ,约1550~1602)创作的《灵与肉的体现》Larappresentazione di An ima, edi Corpo)于1600年2月上演,该剧为罗马歌剧奠定了基础。《灵与肉的体现》实际上被史学界视为清唱剧,具有歌剧的雏形,内容涉及宗教道德方面。
②特征:注重歌剧场面的壮观给人带来的愉悦,加入了华丽的舞台设计、机关布景和芭蕾场面,每幕都以合唱和舞蹈结束。
(3)威尼斯歌剧:
①第一个歌剧院的建立:1637年在威尼斯建立的第一个歌剧院——圣卡西亚诺,使歌剧从贵族沙龙和宫廷走向市民阶层。
②代表人物及作品:1607年,威尼斯歌剧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完成了歌剧《奥菲欧》的创作,歌剧题材与利努契尼的《优丽狄茜》相似。在剧中,蒙特威尔第凭借他在牧歌和宗教音乐创作方面的丰富经验,结合运用16世纪音乐宝库中的各种手段,使《奥菲欧》成为歌剧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
③特点:在歌剧中大量采用咏叹调和二重唱,注重情感抒发,对美声唱法加以重视,很少用合唱形式,弦乐器家族首次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4)那不勒斯歌剧:
①朝正歌剧方向发展:那不勒斯是意大利歌剧发展的最后一个城市,始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定型为正歌剧(Opera seria),这种歌剧的影响方直延伸到了19世纪。它常以虚构的历史或英雄事迹为题材,而且由于对美声的追求,使那些既具有男性的强有力肺活量又带有女性柔美明亮
音色的“阉人”歌手盛行起来。
②代表人物及作品:那不勒斯乐派代表人物A. 斯卡拉蒂(Alemandro Scarlatti, 1660~1725)在声
, 给予美声演唱以广阔施展的天地。乐抒情调的基础上创作自由发展的咏叹调(aria )代表作为《泰
奥多拉》。
③特点(也是正歌剧的特点):
a. 在内容上:多取材于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内容严肃,与喜剧相对。
b. 在结构形式上:由原先的五幕歌剧变为紧凑的三幕结构,常在幕与幕之间穿插喜剧性的幕间剧、(Intremezzo , 在舞台口表演)。由极具个性的序曲(快—慢—快的三段形式)开场,宣叙调和返始咏叹调交替进行,极少使用重唱和合唱,也不用舞蹈。
c. 两种不同的宣叙调:一种是干念式宣叙调,用于较长的对白或独白,独唱声部只用通奏低音伴奏; 另一种是带伴奏的宣叙调,它善于表达复杂情感,同时也在戏剧性的紧张场景中使用,独唱由乐队伴奏。
d. 返始咏叹调:这种咏叹调是ABA 二段体形式,作曲家通常不再把再现的A 段写出,而只在B 段的结尾处标记da capo, 意为从头反复,故作“返始”之意,并在结尾处标记Fine (意为结束)。
8. 简述印象主义音乐
【答案】(1)来源: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 )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首先在绘画领域兴起的一个艺术流派,其风格源于莫奈的一幅画作《印象:日出》,印象主义画家关注光与色的变化,在平凡题材中表达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印象主义音乐是20世纪音乐流派的先行者,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它在文学和绘画领域印象主义潮流的影响下产生,因德彪西交响组曲《春天》的问世而作为一种新音乐风格的称谓被保留下来。
(2)特征:
①印象主义音乐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注重表达对客观事物瞬间的印象,音乐大多具有神秘和飘忽朦胧的意境。
②它不以旋律为主,重视和声和配器的色彩作用; 突破大小调体系,多采用全音音阶和五声音阶; 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用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代替三和弦和七和弦; 减弱和声功能,模糊调性,大量使用变化音,多采用小型体裁。
(3)代表人物与作品:
①德彪西的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夜曲》《大海》以及钢琴曲《意象集》《前奏曲》等。 ②拉威尔的舞剧音乐《达芙妮斯与赫洛埃》《鹅妈妈》,管弦乐《西班牙狂想曲》《波莱罗》《鹅妈妈组曲》等。
9. 室内乐及其产生与发展。
【答案】(1)含义:
室内乐(chamber music)原指西方贵族宫廷中由少数人演奏、演唱,为少数听众演出的音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