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8普通心理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8普通心理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8普通心理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8
2018年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8普通心理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14
2018年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8普通心理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21
2018年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8普通心理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28
一、名词解释
1. 内隐记忆研究常运用的间接测试
【答案】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间接测试是指在测试阶段控制条件使被试没有意识地利用学习阶段所学材料的测验。经常运用的间接测试包含语言与非语言的间接测验。语言的间接测验有补笔测验、模糊字命名、词汇判断以及单词确认等测验形式。非语言信息的间接接验包括熟悉物体的非语言信息的间接测验、熟悉和不熟悉人物面孔的间接测验和新异物体和图案的间接测验。 2. 气质
【答案】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是先天形成的,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就是我们平时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制约。气质本身无好坏之分,气质也不能
3. 部分报告法(partial-report procedure )
【答案】部分报告法是测量感觉记忆的方法。Sperling 将全部的刺激项目排成3X4矩阵,刺激以50ms 的时程呈现,在刺激消失的同时,某一信号随即出现,被试者根据约定信号的种类报告相应的刺激项目,再根据报告者的准确率计算被试者的记忆量。部分报告法运用了随机的原理,使报告分段进行,有效地控制了报告时滞引起的误差。
4. 编码特定原则(encoding specificity principle )
【答案】编码特定原则是指学习时对整个情境特征一起编码贮存的心理现象,即在学习时进行编码工作后(包括学习材料及学习时的内外在情境),如果检索时的内外在情境和编码时的情境相似,则情境可提供额外线索,记忆较容易提取。
二、简答题
5. 某研究者假设:海马与复杂思维加工有关,与简单思维加工无关。该研究者随机选出20只白鼠平均分成两组,切除它们的海马,让第一组学习简单迷宫,第二组学习复杂迷宫。第一组经过10次学习就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第二组在学习30次后才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研究者据此认为最初的假设成立。请找出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题,并完善原有的实验设计。
【答案】(1)该设计中存在问题。任何白鼠学习复杂迷宫所需要的次数都要比学习简单迷宫多,实验结果可能是与是台切除海马无关,用不切除海马的白鼠为被试可能会得到相同的结果。
原设计使用了两个独立变量任务难度和有、无海马,但只改变了其中一个独立变量,只说明了任务难度对学习影响。要研究海马对思维加工的影响,应将海马体情况作为自变量,包括海马体完好和切除两个水平。
(2)完善的方案。加入海马完整的自鼠作为控制组,成为实验设计:一个因素是海马情况,包括完好和切除两个水平,另一因素是迷宫的难度,包括简单和复杂两个水平。如下表:
研究海马情况和任务难度的交互作用,以及海马因素在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两个水平上的单纯主效应。如果海马单纯主效应在简单任务水平上不显著而在复杂任务水平上显著,则能说明海马与复杂思维加工有关,与简单思维加工无关。
6. 简述学习迁移的形式训练说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1)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过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才能产生,这种理论是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官能就是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对官能的训练就如同司对肌肉的训练一样,注意、记忆等各种官能都可以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训练而得到增强,并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在进行官能训练时,关键不在于训练的内容,而在于训练的形式,因为内容经常容易忘记,其作用是暂时的,但形式是永久的。
(2)对教育的影响
从形式训练的角度看,心理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整体,一种成分的改进会加强其他的各种官能,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形式训练说认为,官能训练重点不在于训练的内容,而在于训练的形式。也就是,学校教材的选择不必重视其使用价值,只应重视它们对心理官能训练所具备的形式,导致了学校教育忽视教学内容及其应用价值的不良倾向。形式训练说缺乏足够的实验依据和现实依据,其对迁移的解释是从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的。
7. 简述脑功能的机能系统学说的要点。
【答案】机能系统学说由鲁利亚提出,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确实会受到影响。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
(1)第一机能系统是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又称动力系统。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2)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的系统。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包
括听觉、视觉、一般机体感觉),实现对信息的空间和时间整合,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3)第三机能系统也称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它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它的基本作用是产生活动意图,形成行为程序,实现对复杂行为形式的调节与控制。当这些脑区受到破坏时,患者将产生不同形式的行为障碍。
8. 什么是注意起伏和注意分散? 二者有什么区别?
【答案】(1)注意起伏也称注意动摇,是指注意在短暂时间内的起伏波动。如把一只手表放在离被试一定距离的地方,使其刚刚能够听到表的滴答声。被试即使是十分专心地听,也会感到时而听到时而听不到; 或者感到表的声音时强时弱,这就是一种注意的动摇。
注意分散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对,是指注意受到外界的干扰而不能集中在当前进行的活动中。 (2)注意的起伏不同于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分散即分心,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的对象与活动而指向其他的对象与活动; 通常是由无关刺激干扰或单调刺激长时间地作用引起的,对完成当前的活动任务具有消极的影响作用。
注意起伏是由感受器的局部适应引起的,在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认识活动中都会发生。只要个体的注意不离开当前活动的总任务,这种动摇就没有消极的作用。
9. 简述感觉对人类的生活与工作有什么意义。
【答案】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具有直接性特点。感觉虽然很简单,但却很重要,它在人的生活和工作中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急。通过感觉,人们能够了解事物的各种属性,认识自己机体的各种状态,因而有可能实现自我调节。没有感觉提供的信息,人就不可能根据自己机体的状态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人要正常的生活,必须和环境保持平衡,其中包括信急的平衡。信息超载或不足,都会破坏信息的平衡,给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感觉剥夺”的实验表明没有由感觉提供的外界信总,人就不能正常地生存。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人的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识活动,必须借助于感觉提供的原始资料。人的情绪体验,也必须依靠人对环境和身体内部状态的感觉。因此,没有感觉,一切较复杂、较高级的心理现象就无从产生。 10.阐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答案】初中生处于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常称为“青少年期”。青少年期是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这一时期在个体的生理、认知、个性和社会化等方面都表现出从儿童期向成熟期的过渡,其心理发展有了许多根本上不同于章年期的特点,产生了许多质的变化。
青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点可以概括为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
(1)过渡性。童年期缺乏独立性和自觉性,更多地依靠成人保护,而青年中、晚期则是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