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869和声与曲式分析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画象石

【答案】一种作为祠堂墓室等建筑用的刻有装饰画的石刻,多出现在山东徐州、河南南阳、陕西绥德及四川地区,其中以山东最丰富。以平雕为主,表现一定的情节内容,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具体内容。

2. 明式家具

【答案】以明代硬木家具为代表的优质家具,制作年代延续到清初,以苏州作品为典型。品类繁多、注重选材、做工考究,装饰简洁,造型洗练,尺度合宜,风格典雅。

3. 铜镜

【答案】以青铜铸造的鉴容用具。正面光滑明亮,背面常有装饰图案。中国早期的铜镜已见于齐家文化遗址,经战国两汉、唐两个高峰后,艺术转向衰落,入清,为玻璃镜取代。

4. 嵌螺钿

【答案】螺钿就是用贝壳薄片制成人物、鸟兽、花草等粘贴在素镜上。

5. 鬲

【答案】鬲是煮粥的器物。鬲的造型中的空足是为了扩大器体接触火的面积,便于加热,以提高实用效能。它的器型的演变,大体最早呈纵深式,以后向横宽式发展。

6. 缂丝

【答案】又叫“克丝”或“刻丝”,制作方法是“通经断纬”,先挂好经线,然后将许多不同颜色的纬线根据图样用小梭子缀织上去,交接处留空,似有雕镂的痕迹,花纹两面相同,极其精巧,但费工费时。

7. 珐琅彩

【答案】清康熙时创始的彩绘瓷品种。基本为御用器,一般先在景德镇烧成白瓷,运到北京后,由宫廷画师以珐琅料绘制图案,再入窑第二次焙烧。作品精细华艳,富有宫廷艺术气息。雍正、乾隆时的水平最高。

8. 平雕

【答案】平雕即平面浅雕。以孝堂山石刻为代表,是在平面上阴刻出线条,用线表现物象动态。以武氏祠石刻为代表,是保留物象的线或面,而将空余的地方刻去。

9. 官窑

【答案】在汝窑影响下产生的,在大观、政和年间建于汴京,窑址迄今未发现。宋室南渡后,在杭州凤凰山下设立官窑,又称修内司窑或内窑,在郊坛下设的新窑,称为郊坛下官窑。宋代官窑的釉色以粉青为代表,紫口铁足,往往有蟹爪纹等开片。

10.原始青瓷

【答案】原始青瓷是一种比较接近青瓷的陶瓷。这种陶瓷在商代己形成,主要产地是南方的浙江。在浙江绍兴富盛以及萧山等地,已发现许多战国时期的窑址。还有其他地方也有,比如:绍兴战国墓曾出土这种陶瓷130多件,品种有罐、鼎、盘、杯、盂、匝、碗、钵等,其中以杯、碗为最多。器物大多素面,仅饰简朴的波纹或栉齿纹,显然是用特制的工具刮划而成。在江苏无锡、湖南长沙等地战国墓也有出土。长沙所出多为罐、盒,呈黄绿或褐色釉,但所烧似不及浙江的火度充足。

二、填空题

11.六朝时漆器的_____工艺是这一时期新创的。

【答案】夹伫法、斑漆、绿沉漆

12.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装饰纹饰中最具代表性的植物纹是_____和_____。

【答案】莲花纹;忍冬纹

13.人物舞蹈彩陶盆出土于_____。

【答案】青海上孙家寨

14.毛泽东同志_____的发表,为工艺美术开拓了新的道路,产生了新的工艺美术。

【答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5.在我国的丝织工艺中,南京的云锦、成都的_____、杭州的_____、广西的_____、苏州的缂丝等都是著名的品种。

【答案】蜀锦;织锦缎;壮锦

16.民国初期,蔡元培倡导新文化运动,提出了“_____”,美学观念的变化,使中国的工艺美术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变化。

【答案】以美育代宗教

17.明代陶瓷品种除青花外,还有_____和_____。

【答案】斗彩、五彩

18.商代青铜器以_____作为主要纹饰。

【答案】饕餮纹

三、简答题

19.简述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的风格异同。

【答案】(1)明式家具指明至清康雍时期,以硬木家具为代表的优质家具。他们材料精良、品类繁多、做工考究、装饰古雅、造型洗练、尺度合宜、风格典雅,是古代家具的光辉代表。明式家具的重要产地有北京、扬州、徽州、广州等。明式家具重选材,材料主要是花梨、紫檀、铁力、鸂鶒等硬木以及非硬木的榉木、楠木等。明式家具装饰的做法有攒斗、雕刻、镶嵌等,其中雕刻最常见。

(2)清式家具具有选材考究、做工精细、造型新奇、装饰繁缛的特点,清朝喜欢色深质细的硬木,紫檀成为那时最珍贵的家具材料。与明式比较,清式家具的样式更加丰富。如多宝格等。刻意装饰是清式家具制作的主流,雕刻和镶嵌是主要的装饰手法。清式家具上的镶嵌材料品类甚多,难以备述,有极强的装饰性,但有喧宾夺主的弊病,受西方家具甚至建筑的影响。

20.简述唐代金银器装饰风格的演变。

【答案】唐代的金银器工艺很发达,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唐代的金银器大多有精致的装饰花纹,这种装饰花纹有用毛雕的,有用浅浮雕的。金银器装饰风格的演变,大体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不同时期。早期多用忍冬纹,作法工整精细,纹样程式化,富于装饰性; 中期多以鸟或花朵为中心组成团纹,四周围绕缠枝,具有繁缛、富丽的风格,反映出盛唐时期的华美和丰满; 晚期则多为单独的花枝或动物,常采用对称的格式,具有写实作风。

21.简述商代青铜器的装饰艺术特点。

【答案】图案纹样是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是以饕餮纹为主体,或双夔纹组成的饕餮。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的格式,采用对称格式的原因:

(1)均衡的格式往往产生活泼感,而对称的格式则产生庄严感,可以强烈地烘托出青铜器的肃穆威严;

(2)与器物的制作和成型有关,青铜器用模块制作花纹,运用左右对称的办法,更能做到工整和准确。商代的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以饕餮纹作为主花,回纹为地花,制作精美层次丰富。

22.简述周代染织工艺中的“十二章”纹样的含义。

【答案】“十二章”是古代帝土服装卜的一种具有宗教意义的十二种图案,从西周以来一直为